▎轮胎热点排行榜
- 2025-08-30
- 2025-08-30
- 2025-08-30
- 2025-08-30
- 2025-08-30
- 2025-08-29
- 2025-08-29
- 2025-08-29
- 2025-08-29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央视6小时内两度报导!共忆七旬老人与轮胎厂的青春岁月
5月2日早上7点21分,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播出特别节目《青春的印记》,讲述十堰三线建设的故事。相隔不到六个小时,中午12点03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30分》栏目再次播出该节目。
这档让央视在6小时内两度播放的节目,主要是描述了山东青岛的牟乃照老人返回十堰与老同学团聚,追忆了49年前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三线建设的山东学子,如何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和十堰挥洒青春和汗水,又度过了怎样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带着 “三线建设”的使命 他们将青春奉献山城
4月26日上午9点,武当山机场迎来了一批从各地奔赴十堰的老人,只为参加一场难得的同学聚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曾经带着 “三线建设”的使命投身十堰建设。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实施“三线建设”,在中西部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重新提出二汽建设。二汽筹备组经过多省市勘察后,最终把厂址选定在符合“靠山、分散、进洞”条件的秦巴山沟小镇十堰。
1970年,风华正茂的牟乃照毕业生于山东化工学院,为响应国家号召,展开“三线建设”,他们学院一共99人,被分配到十堰,在东风轮胎厂工作。
其中一位老人的毕业证书
此次久别重逢的20余位老人,便是十堰工业最早的建设者。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老人们相约回到十堰,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走过熟悉的老厂房,看着手中的老照片,一幕幕记忆变得鲜活起来。
老人们年轻时的合影
“当年路不好走,运材料的车突然趴窝,我们工作服都顾不得换,就过去帮忙,前面用绳子拉,后面推,都是自愿去帮忙。”王月香老人回忆起建厂100天时的场景,感觉历历在目。
虽然已经离开十堰逾二十年,可那仍旧是让老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重温故地,老人现场赋诗一首:“热洒青春献东风,难忘韶华旧梦处,倘若青春又再来,不忘初心展宏图。”
老人们站在老厂房前合影
感谢天南海北的建设者 成就十堰汽车城
新中国成立之初,十堰镇仍是一幅偏远落后的景象。数十万操着各地方言的建设者们,向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沟涌入,成为了建设二汽的骨干力量。
建厂的初期,二汽职工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辛。用干打垒、搭芦席棚的方法建造厂房,夜晚挂着马灯在芦席棚内试装汽车,成为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1969年,二汽大规模建设开始。同年,十堰市成立。自此,中国又一座现代汽车工业城市诞生。
1970年3月15日前,这些来自山东的学子,克服了重重困难,生产出首批军用越野车配套轮胎。东风轮胎厂的第一个车间,也因此被命名为315车间。
同年,二汽人在艰苦环境磨砺下,打造出第一辆军用越野车——EQ240,是我国生产的第一代军车中的重要车型。
重新回看过去的成绩,牟乃照老人表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参与三线建设,同大家一起建起了大型轮胎厂,把青春献给这里,值了!”
如今,东风汽车享誉世界,十堰汽车城的美誉名满天下!我们都应向这些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城市建设者致敬!
来源:
▎轮胎品牌热点
- 2025-08-30
- 2025-08-29
- 2025-08-27
- 2025-08-21
- 2025-08-16
- 2025-08-15
- 2025-08-15
- 2025-08-13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轮胎商务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中国轮胎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