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买车时间不长的新车主,对“车辆保修期”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几年和几万公里”的了解,而对于其中的细则却懵懂不知,诸如一些小零件是否在保修期内、定期保养的重要性。记者近日采访了专家吴熙先生,他提醒车主须加强对汽车保修细节的了解。
不按规定里程保养维修要付费
不少车主认为,厂家之所以规定了保修期,那么在保修期内,只要不是人为因素造成车子出问题,车行就应该无条件地帮车主把车修好。
冯小姐是2008年12月买的车,按照该车《保养手册》规定,首次保养后,应该每跑5000公里做一次定期保养。由于冯小姐的粗心,尽管车行曾打电话提醒过她,但直到车子过了保养里程,她都一直没有按规定做保养。
前不久,冯小姐发现车子发动机出了点问题,去4S店维修时,被告知需要自己出钱修。这让冯小姐懵了。“我的车还在保修期内,为什么要自己掏钱呢?”车行的解释是:未按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则视为自动放弃质量担保权。冯小姐还是觉得不能接受。
吴熙解惑:新车不在规定期保养,商家只能有偿维修。而对于未按时进行保养的张小姐,专家表示用户购买新车后,如果不在规定里程内到4S店做定期保养维护,并使用指定的机油或原厂配件,车子很可能因此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在保修期内,商家也只能向用户提供有偿维修。
小零件磨损要自掏腰包
很多车主认为,只要在保修期内,零部件出了问题,车行就应该免费更换零部件,其实不然。
车主方先生买车后不到一个月,发现自己车上的雨刮器磨损厉害,雨天刮不干净玻璃,于是便去4S店要求免费更换,结果却被告知该部件不在保修范围内,需要自掏腰包。方先生不明白,明明是保修“两年和6万公里”,为何将雨刮器这类零部件排除在外?
吴熙解惑:小零件损坏难界定,厂家一般不负责。专家表示,由于目前国家没有汽车三包的相关规定,一些易损件如玻璃、灯泡、雨刮、刹车片等通常很难界定是由于车主使用不当,还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坏,因此厂家一般不承担质量担保责任,或采取缩短保修时限的做法。
据了解,目前只有少数厂家开始把轮胎、音响等部分易损件纳入保修范围。不同品牌车型的质保范围各有不同,所以,车主须仔细参考汽车保养手册上的相关规定,以明确自己的权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