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热点排行榜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多家中资企业,进驻非洲轮胎市场
随着非洲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轮胎需求正迎来快速增长。然而,尽管非洲多国拥有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本地轮胎制造能力依然有限,市场很大程度上仍依赖进口。
一、市场消费格局
有关咨询机构数据显示,非洲目前约有5500万辆汽车,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1.18亿辆。其中,南非、埃及、摩洛哥和尼日利亚是主要消费市场。汽车数量的激增带动了轮胎消费的同步增长。预计2025年非洲轮胎市场规模将达到71亿美元,并在2030年增至约8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4.72%。从国家分布看,阿尔及利亚为非洲轮胎消费最大国,占比26.75%;而刚果(金)则是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到2030年年均增速可达6.21%。
目前,非洲轮胎市场由中国、欧洲和日本品牌主导。中国企业如中策橡胶、三角轮胎、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凭借价格优势和本地化投资迅速扩张;而米其林、普利司通、大陆轮胎等老牌制造商依托技术与品牌影响力稳固高端市场。另有来自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品牌在部分国家占据一定份额。
二、投资与生产布局
非洲本土轮胎制造商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南非和阿尔及利亚。在西非,仅布基纳法索拥有一家汽车轮胎工厂。
近年来,中国资本在非洲轮胎制造领域的投资显著加速。2025年8月,赛轮集团宣布在埃及投资10亿美元,建设年产1000万条轮胎的生产基地;阿尔及利亚的El Hadj Arabi Industries与中国双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规划建设年产700万条、远期可扩至2200万条的轮胎厂;肯尼亚也正与山东玲珑集团合作新建轮胎生产线。
三、产业资源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非洲是重要的天然橡胶产区之一。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刚果(金)和加纳等国均为主要生产国,西非地区年产量约占全球的15%。这一资源禀赋为非洲发展本地轮胎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完善轮胎制造与旧胎翻新产业链,不仅能减少进口依赖,还能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并助力形成循环经济。
四、挑战与前景展望
尽管潜力巨大,非洲轮胎产业仍面临多重挑战。除天然橡胶外,生产高端轮胎所需的合成橡胶、钢丝、帘布及化学添加剂多依赖进口,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现代化工厂建设资金需求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健全。
业内人士指出,若各国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配套和工业技能培训方面加强协作,未来有望逐步建立完整的轮胎产业链,推动非洲由资源输出型经济向制造型经济转变。
来源:中国橡胶杂志
▎轮胎品牌热点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1
- 2025-11-10
- 2025-11-10
- 2025-11-07
- 2025-11-06
- 2025-11-06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轮胎商务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中国轮胎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