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热点排行榜
- 2025-08-19
- 2025-08-19
- 2025-08-19
- 2025-08-19
- 2025-08-19
- 2025-08-18
- 2025-08-18
- 2025-08-18
- 2025-08-18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盈利困境深层剖析:为何连轮胎巨头都赚不动了?
全球轮胎行业正经历艰难时刻。
近日,全球八大轮胎巨头半年报陆续揭晓。据中国轮胎商务网(tirechina.net)整理,其中近半企业出现营收或利润的下滑——常年位居全球轮胎前三的米其林净利润下降27.9%、普利司通下滑42%、固特异由盈转亏,上半年亏损5900万美元(约4.24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倍耐力利润率提高至16.0%,锦湖轮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3%,创下历史最佳表现。
轮胎巨头业绩分化的背后,是贸易政策与成本压力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多重压力源,盈利困境深层剖析
1.贸易壁垒与关税冲击
美国关税政策成为全球轮胎行业的“利润吞噬者”。据韩泰轮胎估算,该公司第二季度支付的对美关税约18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300万元);米其林在财报中指出,市场对关税政策调整的预期导致“跨洲进口显著增长” ,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关税冲击的不只是轮胎产业,还有上下游的企业。炭黑巨头欧励隆因北美市场轮胎进口激增及市场环境恶化,下调2025年全年盈利预测;钢帘线巨头贝卡尔特则警告美国钢铁关税从25%增至50%,将削弱多个终端市场需求。
2.成本与市场双重挤压
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另一大压力源。天然橡胶价格自2024年7月开始“疯狂上涨”,拖累轮胎企业利润表现。住友橡胶明确表示,上半年原材料大幅上涨和全球高通胀率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米其林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及轻卡原配胎需求在欧洲、北美分别下滑8%和5%,仅中国因新能源车激励政策实现10%增长。全球商用车领域表现分化,北美原配市场下降19%,而欧美替换需求有所上升。
此外,行业库存高企成为普遍问题。截至8月14日,中国半钢胎样本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高达46.73天,同比增加9.73天2。8月份半钢轮胎企业订单整体呈现偏弱运行态势,50%的企业出口订单较上月减少。
战略调整,应对行业寒冬
面对严峻形势,轮胎巨头纷纷调整战略应对挑战。
1.产品组合高端化
米其林财报显示,其大尺寸(18英寸及以上)乘用车轮胎占米其林品牌销售的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68%。同时米其林正加快推进产品更新计划,包括米其林浩悦与CrossClimate系列的全面焕新,并推出全新CrossClimate3 Sport轮胎开拓新兴细分市场。
倍耐力持续推进的高价值市场战略成效显著,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提高至16.0%。这一增长得益于内部因素的贡献,基本抵消了汇率波动、原材料上涨、通货膨胀以及美国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2.产能重组与区域调整
近两年固特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固特异前进”转型计划。该公司已明确出售非公路轮胎(OTR)业务和邓禄普品牌等非核心资产,并在全球范围内启动工厂关闭计划,涉及美国、德国、南非、马来西亚的5家工厂。这些措施旨在优化过剩产能,降低运营成本。
住友橡胶则宣布启动 “ARK项目”,计划在2027年前将成本削减300亿日元。其中通过原材料降本、工厂优化及物流调整在轮胎业务节支145亿日元。
3.供应链重构
区域化生产成为规避关税的重要策略。倍耐力CEO表示,得益于美墨加贸易协议的免税条款,墨西哥工厂目前在该集团向美国供应轮胎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公司计划扩大产能。
全球轮胎行业正站在从 “规模扩张”到“价值竞争” 的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在成本控制上难以匹敌本土企业的背景下,国际巨头通过出售资产、关厂裁员来“断臂求生”,并集中资源于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已成为应对市场洗牌的共同选择。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轮胎品牌热点
- 2025-08-16
- 2025-08-15
- 2025-08-15
- 2025-08-13
- 2025-08-13
- 2025-08-13
- 2025-08-13
- 2025-08-08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轮胎商务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中国轮胎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