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官方微博
  • 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退出

欢迎访问中国轮胎商务网官方网站!

끠
  • 行业动态

  • 商企聚焦

  • 产业评论

  • 政策法规

  • 供求信息

  • 招商加盟

  • 国际贸易

  • 优科豪马

  • 米其林

  • 玛吉斯

  • 双星

  • 佳通

  • 邓禄普

  • 普利司通

  • 倍耐力

  • 韩泰

  • 中策

  • 乘用车轮胎

  • 卡客车轮胎

  • 非公路轮胎

  • 统计数据

  • 市场报告

  • 上市公司

  • 技术知识

  • 海外瞭望

  • 上游行情

  • 二轮车胎

  • 轮胎配件

  • 体验测评

资讯

产品

产销

市场

  • 会议培训

  • 行业评选

  • 人才招聘

  • 展会信息

  • 独家访谈

▎轮胎热点排行榜

  • 2025-07-11
    넷 首日告捷:正新闪耀2025拉丁美洲轮胎展
  • 2025-08-11
    넷 多组织联合致信欧盟,问询EUDR细则
  • 2025-08-11
    넷 住友上半年财务业绩惨淡
  • 2025-08-11
    넷 【轮胎周报】轮胎盛会九月开展;英国对华TBR双反继续;液体黄金轮胎入选优秀案例;正新开启无人配送;普利司通出售炭黑厂
  • 2025-08-09
    넷 橡机巨头,斩获两项大奖
  • 2025-08-08
    넷 邓禄普轮胎斩获“绿色产品认证”,促行业可持续发展!
  • 2025-08-08
    넷 “黑色黄金”如何入局?五项轮胎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 2025-08-07
    넷 轮胎巨头新任命,聚焦美国替换胎市场
  • 2025-08-07
    넷 橡胶价格全线下跌,轮胎会降价吗?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首页  ꄲ  行业动态  ꄲ  老司机只会换轮胎?“蟑螂”修理工了解一下

老司机只会换轮胎?“蟑螂”修理工了解一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司机朋友们都知道,汽车半路抛锚是令人非常糟心的一件事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动又动不了,吃又没吃的,只能在路边等着干着急。若干个小时之后,救援车现身的那一刻,简直像天降救星一般令人感动。

  别问笔者怎么知道的,笔者只记得那天灿烂的晚霞和皎洁的月光……都很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司机最后都练就了一身修理的硬功夫,跟久病成医是一个道理。

  但这身硬功夫在未来可能不管用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的做工越来越精密,各种机械的、电子的元件越来越多,再加上未来很大可能出现的无人驾驶汽车,上面装备的各种传感器、激光雷达、识别设备……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高科技,老司机们可能除了换轮胎,其他啥也干不了。

  要让汽车不出事儿,这几乎不可能。但出个毛病就要去修理厂,老司机们什么也做不了,似乎又有点儿伤自尊。能不能想点儿招呢?

  别急,你可能需要一个“蟑螂”修理工。

  放一只“蟑螂”,爬进发动机里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只“蟑螂”,跟修汽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它是用来修飞机的。

  英国著名航空发动机公司罗罗联合哈佛大学、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公布了一项微型机器人研发成果。为了能够彻底改变发动机的维护和维修方式,他们正在研发一款“蟑螂”机器人,其能够爬进飞机的引擎,然后进行作业。

  这些“蟑螂”机器人都配备了摄像头和3D扫描仪,进入发动机舱之后,所到之处,一览无余。在这些“蟑螂”机器人的帮助下,技术专家们不用拆开引擎就可以了解其内部损坏情况。以前需要五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检修任务,未来估计将可能只需要五分钟。

  但由于体型和发动机进入发动机路径的限制,研发人员们还专门为其研发了一款蛇形机器人,目的是把这些执行任务的“蟑螂”机器人送到发动机中心。并且,这些大小只有10毫米的蛇形机器人也可以执行一些其他任务,比如修补受损的热障涂层。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这些蟑螂目前还太大,发动机的有些部位钻不进去。所以,研发者们计划再把它们缩小一点,最终能够达到15毫米以内。这样可能蛇形机器人运送着没那么累了吧……

  有了这只蟑螂机器人,其对飞机引擎的修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当引擎出现复杂情况时,发动机专家就得千里迢迢地奔向飞机所在地,既耗时间也费成本。

  而有了这款微型机器人,专家们可以远程查看发动机的数据,从而实现对发动机的维护和修理。并且,一些简单的维护任务,完全可以交给机器人来解决,技术人员只需要冲杯咖啡悠悠地看着就行。

  据开发人员表示,目前的“蟑螂”机器人开发只不过是初步的一个雏形,其还要进行尺寸、功能等各个方面的完善和技术攻关。即便是一些简单的应用,最快也要等到两年之后。全面投入应用的话,可能还需要等个挺长一段时间的。

  蟑螂算什么?我们有毛毛虫

  实际上,“蟑螂”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修理工。作为“技术工人”的重点培养对象,微型机器人早已迈步在宽阔的蓝领大道上。

  作为“修理工”,微型机器人最广为人知的应用应该是在医疗领域,比如利用纳米机器人进入血液中清除病毒,或者吞噬癌细胞等。但是今天我们的关注点并不在这里,而是切切实实跟钢铁、机械打交道的微型机器人。

  说到这里,可能你跟我的眼前浮现的是同一幅画面:一个小伙子穿着蓝衣服、脸上是黑色油污、手上拎着个扳手或钳子,一口白牙对着你傻笑……

  当然,真实的微型机器人修理工可不是这样。比如以下几种。

  管道修理工

  早在2011年,苏州大学的五名学生就联合研发了一种微型管道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被设计成了毛毛虫的形状,浑身长满了毛毛般的刺。其设计目的是深入到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管道内进行安全状况检查,以避免核泄漏事故。该机器人直径仅20微米,其所需的电量由自身蠕动的时候刺和管道壁的碰撞而来。

  后来这些学生觉得修理硬管道不过瘾,于是转而做修理软管道研究——血管机器人。那会儿笔者也在读大学,可是在干嘛呢?想不起来……

  飞艇修理工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开发了一款微型机器人Spider,主要用来修理飞艇。飞艇这玩意儿最关键的就是上面的“大气球”了。所以,气舱能否保证严格的密封可以说相当重要。如果发生漏气情况,修理工们就得一点一点去找漏洞,然后再进行修补。如果漏洞不止一处,还得继续检查,直到找完为止。

  Spider就是肩负着找漏洞这一光荣的使命而来。其设计原理也很简单。Spider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装了感应器在气舱里待着,另一部分在气舱外通过LED灯照射。能够透过气舱捕捉到光源的地方就是漏洞。

  听起来,就像是手工补胎:把轮胎打满气,然后放进水盆里一段一段地浸进去,哪一段有气泡冒出,哪一段就是漏气的地方。

  工具制造工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与其给人一把工具,不如给那人一个工具模子。他想要啥,就自己造个啥出来。

  斯坦福国际研究所就在致力于开发这样的微型工厂平台,该平台可以容纳成百上千的微型机器人进行协调工作。研究者们的计划就是可以为不同的使用目的而打造定制化的平台,然后配备相当数量的标准化机器人,根据指令进行工具制造。

  比如你要打一个钩子,就只需要设定一个制造钩子的指令,机器人们就会接力赛般一路小跑地将液体材料搬运到制定位置,直到所有的材料能够堆成一个钩子的大小,然后凝固。听起来好像很过瘾。但我一个3D打印机就能完成的事儿,要你干嘛?

  当然是有用的。这个平台的机器人特点就是“小”,其定位能达到200纳米的分辨率。孰优孰劣,估计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了吧。

  想象一下,以后无论是车子出毛病还是家里的管道有问题,你随手扔进去一个机器人,问题解决了;甚至在半路找不到合适的工具的时候,把这个微型工厂一铺,机器人们叮叮咣咣就给你造一把顺手又尺寸合适的扳手,岂不美哉?

  修理工们面临失业烦恼?不存在的

  很明显的是,一旦这些微型机器人研发、应用都变得成熟,其产生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

  比如对车主来说,自动修理机器人将可以帮他们节省一笔修车费用,省下的钱可以加个好点儿的机油、贴个隔热膜什么的。毕竟在人力、房租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可能要换的零件并不贵,但手工费就不好说了。在美国,花五千美元买辆车,出个事儿可能修一把就要两千美元。所以你看很多美国家庭车库里啥都有,自己一顿敲就解决问题了。

  另一方面,对汽车制造商而言,其完全可以把这些自动修理机器人设置为汽车标配。除非要大修,一般的问题都能用这个工具包里的机器人解决:要么是机器人亲自上阵,要么就造出来个工具或者零件之类的。甚至其可以在发动机等关键位置直接内置固定的微型机器人,专门用来监测运行和损坏情况,以进行即时预警和相关处理。

  比如罗罗公司在开发“蟑螂”和蛇形机器人的时候,同时也在开发一种可以永久安装在发动机内部的检测机器人。这样一来,一般小打小闹的汽车故障,司机们就可以自行解决了。

  那么问题来了:饭碗都被“蟑螂”们抢了,修理工们岂不是要失业?

  首先可以肯定地回答:这不可能。

  一方面,微型机器人用于发动机等修理毕竟只是个开始,罗罗公司明确表示至少两年才能实现初步应用,至于真正投入使用,更是遥遥无期。况且这还只是航空发动机。并且即便最终研发出了实用性很强的微型机器人,其为了收回如此长时间的研发成本,必然要维持一段高位的收费运营。所以,短期之内,修理工们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替代。

  另一方面,微型机器人和修理工之间与其说是“替代性”的“你死我活”的关系,不如说是相互补充的互助型关系。更确切地来说,是机器人帮助修理工。

  无论是“蟑螂”还是毛毛虫,亦或是Spider,其主要承担的是检查任务,以及少量的修理任务。涉及到复杂的机械原理的时候,微型机器人由于体型限制本身也不具备“大刀阔斧”的条件,关键时刻还是得老师傅出马。

  因此,有了这些微型机器人当“修理工”,真正的修理工们不仅不会失业,反而会因为机器人的使用而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做大活儿、挣大钱。而对司机而言,看过晚霞看月亮的苦逼经历,可能也就会少了许多吧。

来源:

ꄴ前一个: 无
ꄲ后一个: 无

▎轮胎品牌热点

  • 2025-08-08
    넷 玛吉斯VS6配套全新小鹏P7,共塑轿跑性能标杆
  • 2025-08-08
    넷 邓禄普轮胎斩获“绿色产品认证”,促行业可持续发展!
  • 2025-08-08
    넷 20亿轮胎项目,二期开工
  • 2025-08-07
    넷 卡博特收购轮胎巨头炭黑厂!
  • 2025-08-06
    넷 2025匈牙利大奖赛——正赛 迈凯伦在布达佩斯收获队史200胜
  • 2025-08-04
    넷 倍耐力半年报:销售和利润双增长
  • 2025-08-01
    넷 玛吉斯测试场:以专业场地赋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展现
  • 2025-08-01
    넷 夏季行车安全如何保障?普利司通TURANZA泰然者®6轮胎助你夏季安稳前行

▎热门搜索

米其林
优科豪马
双星
玛吉斯
佳通
邓禄普
中策
倍耐力
普利司通
韩泰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轮胎商务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扫码到微信公众号

这里有全面的轮胎资讯,实时了解行业热点动态

0/400
退出
发表

全部评论 (0)

发表我的评论

2018-07-26

中国轮胎商务网

分享到: 0
  • 资讯
  • 产品
  • 产销
  • 市场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官方微博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珠港新城龙光世纪商务中心10幢1103
  • 电话:
    0754-88650988
  • 邮箱:
    tirechina@tirechina.net

友情链接:   LubTop2024总评榜  润滑油信息网  车油轮人才网     工程机械信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

版权所有 © 中国轮胎商务网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