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深度观察】"油电同权,是谎言还是出路?技术革命下的血色黄昏:谁在为汽车产业链阵痛买单?

2025-04-23中国轮胎商务网

  新能源汽车的血色战场硝烟未散,一座座新势力车企如倒戈的战旗般轰然矗立,勾勒出产业更迭的惨烈图景!那些曾高举创新旗帜的品牌,如今正如同凋零的枯叶,无声控诉着赛道厮杀的残酷法则与行业竞争的残酷无常,更以最震撼的姿态,昭示着行业淘汰赛的铁血本质。

  当传统4S店的霓虹灯牌接连熄灭,中国汽车产业的这场"油电革命",正在撕开一道残酷的产业裂痕。在这场看似波澜壮阔的能源转型史诗中,有一个群体始终沉默地站在风暴中心——他们是每天与扳手机油相伴的机修工,是库存积压如山的零部件经销商,更是那些在轰鸣声中坚守了半辈子的汽配城摊主。当我们高呼"油电同权"时,或许更该追问:在这场能源革命的狂欢里,谁来为传统汽车生态的坍塌买单?

微信图片_20250423095646.jpg

  行业溃败:

  新势力崩盘与燃油车产业链的共振崩塌

  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势力的至暗时刻已然来临。以哪吒汽车为典型,三年累计亏损180亿元、工厂停摆、供应商围堵、月销跌至百辆,成为行业溃败的缩影。威马破产重整、高合停工停售、极越终止生产……这场新势力车企的集体暴雷,暴露出行业三大致命伤:

  资本狂热后遗症:2018年政策补贴催生400余家新势力,千亿融资涌入却催生"PPT造车-融资烧钱-量产跳票"的荒诞循环。哪吒曾以6万元低价车型抢占网约车市场,却盲目押注高端化,8亿元研发的哪吒GT月销不足300辆,陷入"越高端越亏损"的死胡同。

  技术空心化困局:行业陷入低价冲量陷阱,单车平均亏损达4.5万元,现金流枯竭导致研发停滞。某头部新势力CTO离职后坦言:"电池、芯片仍握在外资手中,所谓'创新'多是组装游戏。"

  产业链反噬效应:传统燃油车产业链遭受池鱼之灾。4S店倒闭潮蔓延,某经销商集团3个月内关停63家门店;零部件供应商应收账款周期延长至270天,中小微企业破产率激增300%;山东某汽配城商户透露:"新能源车维修需求不足传统车的1/5,30%的同行已转行送外卖。"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积极态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展现出诸多积极发展态势。从技术层面来看,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续航里程显著提升,充电速度加快,安全性也更高。例如,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融合,让新能源汽车成为移动智能终端,提升了用户体验。在市场推广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和特大城市,新能源汽车凭借环保、节能等优势,受到消费者青睐。202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快速增长,成为市场亮点。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也在不断攀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政策支持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强大动力。政府通过购车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同时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积极因素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朝着更加成熟、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前景广阔。

微信图片_20250423095650.jpg

  政策反思:失衡的天平如何校准?

  "油电同权"不应停留于口号,而需直面三大失衡:

  1.政策倾斜失衡:新能源车企单台补贴最高达12万元,燃油车购置税减免却屡遭削减。某合资车企高管直言:"同样的排放标准,电动车享受多重补贴,燃油车却被课以重税,市场岂能公平?"

  2.基建配套失衡:一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率超80%,但县域市场覆盖率不足20%。西北某物流公司坦言:"新能源货车续航虚标严重,一趟长途需备6块电池,成本暴涨40%。"

  3.消费权益失衡:新能源车企普遍推行"首任车主权益",二手车残值暴跌60%-70%。北京二手车商控诉:"同一款车,电动车开一年折价15万,燃油车不过3万,消费者凭何买单?"

  破局之道: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1.技术突围:建立核心技术攻关机制

  设立专项基金,聚焦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底层技术,要求车企研发费用占比不低于8%。参考特斯拉"开源专利"模式,建立行业技术共享平台,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门槛。

  2.政策纠偏: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

  取消差异化补贴政策,推行"能耗积分+碳税"组合拳。试点"油电同权"试点城市,要求新能源车企承担与传统车企对等的充电设施建设义务,强制预留10%产能用于二手车回购。

  3.产业救济: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

  设立千亿级汽车产业纾困基金,优先救助供应链中小企业。借鉴美国《破产法》第11章经验,允许车企通过重组保留核心资产,避免产业链断链风险。

  别让技术革命成为韭菜收割机

  从蹒跚学步的山寨模仿到实现全球赛道的弯道超车,中国汽车产业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惊人跨越。在新能源浪潮的风口之上,头部新势力借助资本杠杆与政策东风,即便深陷亏损泥潭,市值依然一路狂飙。这场看似辉煌的产业革命背后,实则上演着资本的疯狂博弈:4S 店老板被迫抵押房产的借款合同、汽配城摊主积压如山的库存零件、网约车司机背负 30 万车贷的沉重叹息…… 这些无声的呐喊,勾勒出变革浪潮下个体的艰难处境。

  真正的 "油电同权",不应只是政策文件中的美好愿景,而应切实保障产业链上每一位参与者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在产业变革的惊涛骇浪中找到立足之地。当我们在车展上为炫酷的自动驾驶技术欢呼,为智能座舱的未来感惊叹时,更要记住那些在转型阵痛中坚守的普通从业者。他们或许没有光鲜的聚光灯,却用自己的汗水与坚持,托举起中国汽车产业的根基,他们才是推动行业前行的真正脊梁。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 微信公众号(tire123)

下一篇:量质齐升!三角轮胎专利授权持续增长 上一篇: 没有了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5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98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