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少朋友一样,作为一个生活在广东沿岸地区的人,笔者对于在低温冰雪环境下驾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而借着本次马牌轮胎科技体验日活动,在广东仍处于炎炎夏日的情况下,我被“空投”至位于新西兰皇后镇的SHPG测试场,与马牌轮胎一同在冰天雪地玩游戏。
配方很重要? 对于一套冬季胎而言,各类聚合物、二氧化硅和软化剂是其配方中主要的几个元素,考虑到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何均衡比例以让轮胎展现最优性能,则需要技术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各种测试。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体验配方与轮胎性能提升之间的关系,马牌在两台完全一样的高尔夫上安装了新旧两款CVC6(ContiVikingContact 6)轮胎,两者除了配方有所差异之外,尺寸,胎纹等等完全一致。在积雪路面下,两台高尔夫围绕圆圈展开追逐,通过实际体验,明显可以感受到采用新配方的轮胎有着更高的极限,可以轻易地追上配备旧款CVC6的车型。
如果觉得用高尔夫来体验轮胎还是差点意思,马牌也为一台奥迪A5 Cabriolet以及一台更有趣的马自达MX-5 RF换上了CVC6,在稍稍调皮的教练驾驶下,摩擦出了各自完美的步伐。CVC6的表现如何?坐在副驾驶席的我,迎着纽西兰的寒风以及小雪,早已将答案抛诸脑后。
冬季轮胎的必要性 来到第二个项目,同样是三台一样的高尔夫,配备的则分别是夏季轮胎,全季轮胎以及冬季轮胎,在教练的陪同下,我们进行了绕桩,加速以及紧急刹停等动作,结果也是很显然的,冬季轮胎在雪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全季轮胎也能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为驾驶者提供信心。
比起这几无悬念的测试,马牌轮胎的工作人员试图用更直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冬季轮胎在如此环境下的必要性。他们找来了两块经过充分降温,由冬季轮胎/夏季轮胎材质制成的圆片,以铁锤敲打,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使用冬季胎材质的圆片在锤击之下完好无损,甚至还保留弹性,而夏季胎的圆片在无情的“攻击”下柔弱不堪,瞬间破碎。
若试图将这些测试结果转换成数据,也非常简洁明了,在更高的温度下,胎面胶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会增大,抓地力也将大幅增加;但在7摄氏度下,夏季胎的橡胶会变硬并失去抓地力。相较之下,冬季胎采用的不同配方依旧拥有较强的柔软性,以保证抓地力。换言之,在低温中的柔软性是冬季胎面胶中的重要特性。
无福消受的镶钉胎 马牌也在本次体验日中带来了在欧美多地销售的镶钉胎IC2(IceContact2),其最大亮点,在于采用了全新的胎钉技术,采用橡胶包裹的全新胎钉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整体性能较现有产品提供7%),也能减少钉子对路面的磨损。
在实际体验中可以明显感到新型镶钉胎的优势,但对于国人而言,这款产品似乎还是离我们有点远——其一在于马牌从未有在国内销售镶钉胎的打算,而国内的大环境也无需要/无必要使用这类轮胎。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在本次体验活动中,马牌也展示了他们的概念性技术ContiSense以及ContiAdapt,前者可以简单理解成胎压监测装置,其通过内镶于轮胎的传感器持续监测轮胎温度以及胎纹深度,其反应速度也较一般的胎压检测装置快;至于后者,则可以根据路面差异,通过调节胎压以及接触面,以实现不同路况下的最优抓地力。而根据马牌的计划,未来也将推出特殊设计的轮圈,以满足这款轮胎的可变特性。
后记 尽管不少消费者以为马牌仅仅只是一个轮胎牌子,但其实Continental Corporation(大陆集团)旗下还有包括车身电子、底盘与安全、动力总成等等的业务。而单就轮胎部门而言,他们也立下了2025愿景,当中“跻身世界三大轮胎公司之一"的目标可谓充满了野心,马牌轮胎能否通过在各个层面的不断创新更上一层楼?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