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村,一脚踩三地,地处青岛、烟台、潍坊“三市”中心地带。橡胶轮胎、机械铸造、石墨加工三大“黑色产业”,让这里名扬中外。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被列入青岛平度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镇,探秘“三黑”产业的绿色之路。
青岛格锐达橡胶公司,明村镇一家地道的本土民营企业。新春伊始,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全球十大、北美第二大橡胶轮胎制造企业美国固铂轮胎橡胶公司,主动找上门来合作。明村镇党委书记陈勇告诉记者,这次签约,是明村橡胶企业“牵手”国际名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探索。
走进“格锐达”,上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看不到几个人影。“这一切都缘于公司的自动化生产”。公司技术负责人崔波介绍,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这里已建成一条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多条硫化自动化生产线。
“每条出厂的轮胎,都要进行X射线检测,不能放过一点缺陷。而跑在路上的轮胎,也要做到随时检测。这就相当于抓住了风筝的线。”崔波说,现在“格锐达”正与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试验,在轮胎中植入芯片,随时了解轮胎的气压、内部温度和性能状况。
明村,山东省橡胶轮胎特色产业镇,年产轮胎1200余万套,出口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总产值达60亿元。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家橡胶企业开工,到在大浪淘沙中淘汰产能、转型升级,“黑色”产业正朝着绿色发展的目标奔进。目前,格锐达橡胶、七洲橡胶、启明轮胎等公司基本上使用绿色环保原材料。
陈勇表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明村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三黑”工业。
令明村人荣耀的是精密铸造、石墨开采加工、萤石开采等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明村镇镇长肖永文介绍,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的明村镇铸造工业园,聚集了三合山、连山等22家铸造和配套企业,年产铸件20万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