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轮胎行业销售不畅,使得上游的天然橡胶生产和贸易企业面临严峻挑战,而且未来走势并不乐观,许多天然橡胶企业承受巨大压力,不得不勒紧腰带度难关。
国际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在橡胶出口限制的松动等原因,影响着全球橡胶供给过剩情况不断加剧。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全球橡胶将连续3年都出现供大过于求的现象。随着欧洲国家对中国的轮胎和鞋材的需求降低,中国对橡胶消费的需求也降低,导致橡胶价格持续走低,橡胶出口成为问题。
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轮胎行业销售不畅,使得上游的天然橡胶生产和贸易企业面临严峻挑战,而且未来走势并不乐观,许多天然橡胶企业承受巨大压力,不得不勒紧腰带度难关。
国际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在橡胶出口限制的松动等原因,影响着全球橡胶供给过剩情况不断加剧。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全球橡胶将连续3年都出现供大过于求的现象。随着欧洲国家对中国的轮胎和鞋材的需求降低,中国对橡胶消费的需求也降低,导致橡胶价格持续走低,橡胶出口成为问题。
2013年以来,国际轮胎三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的降价促销频现。国内品牌轮胎上半年也疯狂降价,朝阳、正新、江苏通用、赛轮等品牌轮胎价格一路下滑,受厂家频繁降价拖累,虽然经销商极不情愿,但也不得不降价促销。在一次订货会上,国内南方某巨型轮胎厂家代表无奈地说,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只销售出9条巨型轮胎。
由于下游需求不振,天胶价格屡陷断崖式下跌,原料收购价格从去年初的26000元/吨下跌至目前16000元/吨左右,跌幅达到35.4%。今年7月11日,云南现货收购价创下每吨15200元的最低价。目前,在青岛保税区的库存多达20万吨以上。
由于目前还看不到价格究竟降到多少才是底,许多人对未来前景并不乐观,广大胶农揪心,许多企业开始勒紧腰带过紧日子。
在我国主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地海南,一些民营胶加工厂和贸易商,纷纷关门拒收。许多胶农也纷纷停割,甚至开始寻求别的产业出路。澄迈县已有16家加工厂停产。
另外一些企业一方面在加工品种和产品质量上做文章,同时在控制费用支出方面有实际动作。今年前6个月,海南橡胶的会议、车辆及接待费用整体压缩了44%。
为了保护胶工的生产积极性,以及体现社会责任,该公司还在胶水收购环节,采取价格分段补贴政策。今年4月以来,已投入补贴资金3000多万元。
另据了解,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在不久前召开的2013年会长会议上,通过分析市场形势,提出了“近期国内外天然橡胶下行压力仍较大,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的判断,并发出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与销售策略”的意见。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