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0年3月30日,首届中国汽车微博峰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峰会由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汽车主办。到场嘉宾为在微博上非常活跃的百万听众级博主、汽车媒体微博活跃用户、车企领袖等。
现场,就“2011谁是全球汽车老大”这一腾讯微博引爆的话题,《汽车公社》杂志主编卫金桥),《新闻晨报》汽车主笔唐华、《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主编徐锋共同探讨“微力量”如何改变传播轨迹,以下为讨论实录:
主持人:2011年,谁是全球汽车老大?有这么一句话,1000个人心目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1万个人心里面有1万个鲁迅。但是,我相信对于全球汽车老大的话题,今天在座如果投一个票,肯定会少于在座的人数,因为就那么几家公司。通用公司老大访华,说力争做全球汽车第一。有人说通用三年内不是丰田的对手。唐华说通用在五年之内全球无法超越丰田,欧洲不能超越大众。董宝青说依然看好通用,虽然没有欧洲市场,大众也差不多没有北美市场。所以,上述观点一是支持的言论,二是质疑的言论。再往下就是铺天盖地的讨论。
究竟谁是全球汽车行业的老大?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接下来针对这个话题邀请几位嘉宾。这个环节主持嘉宾是《汽车公社》杂志主编卫金桥先生,嘉宾是《新闻晨报》汽车主笔唐华先生、《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主编徐锋先生。
微博传播:“全球汽车老大之争”重在辩论过程
卫金桥:我的观点是通用汽车可以在销售数据上很快超过丰田汽车,但是在综合人力上我觉得五年左右的时间可能还是无法实现对丰田汽车的超越。有人赞同这个观点,也有人不赞同。赞同我的人我平常请他吃饭的比较多,不赞同的一般是他请我吃饭的比较多。
唐华:我刚才也在反思这个问题。我想到一个词儿叫做程序正义,你认同不认同通用是不是老大不重要,关键要有一个辩论的过程,要有一个信息的平等的交流,要有一个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理性的就是对于基本客观事实的掌握,建设性就是对讨论交流的把握,和对于对手的一种尊重。最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在资讯的交流过程中间,我们自己提升了。我们获得了观点,获得了论证的过程,得到了自我修正的机会。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以及和我们有关的资讯和互动的伙伴,都重新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考方式,反思一下自己之前有点片面的观点。我觉得这个过程很重要,至于谁是老大只是细枝末节。
徐锋:这个话题为什么引起大家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考验这个行业里面媒体思考的价值观体系问题。我觉得这个题有四点,第一他访华的时间点比较好,2008年通用破产开始,通用一直是媒体炒作的热点。还有一个,从媒体整个议题的选择上来说,本身就是封闭的选择,无非就是三个人选:大众、通用、丰田。另外一个,可能是美国的企业,跟我们没有关系,大家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这个话题出来有好多企业内部的人都参与进来讨论,我觉得非常好。这有利于大家对这个问题分析清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身没有答案的,丰田、通用、大众,要说谁是老大,其实价值评判的坐标不明显,是从产量上,还是从销售额,还是从研发的竞争力上?看到这个话题,我本身的感觉还是非常兴奋的。
唐华:我觉得微博是一个讨论的平台,同时里面有很多非理性的成份。甚至不排除个人情绪的宣泄。我提出了对通用成为老大的质疑以后,就有人给我回帖,说你就在上海通用的家门口呢,给点面子不好吗?我觉得这个就是就事论事,但是我也反思,是不是自己对通用的否定太多了,我们是不是放在一个客观的体系里面考虑?后来我就反思,通用在本土化上、在网络渠道上有他的优势。我们是不是否定得太多了?后来我就把自己的情绪慢慢的修正,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
卫金桥:你今天的表现和2月16号的表现完全不一样,是不是通用请你吃饭了?
唐华:不是。人都有自我修正的过程。也许我发微博的那一刻,不一定完全理性的。后来我就提出用建设性修正自己,即使你不认同这个观点,也要用客观的信息、比较中立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相对客观的观点。否则的话,就事论事,以自己的坐标,或者自己的价值体系评论这么一个企业,可能还是比较欠妥。
卫金桥:这个故事是我挑起的,我那天回到上海之后夜不能寐,就写了一个故事,讨论到凌晨2点钟。最后很多网友、通用公司的人都参与了进来。25号他们访华,他们认为中国市场是他们最重要的一站,对整个通用的贡献会非常大。为什么说通用和丰田之争会特别有趣?其实背后有一个有趣的事实,2010年最成功的应该是大众汽车。通用和丰田在盈利指标上比大众差得很远。但是为什么大众没有成为这个事情的主角?因为其他两个公司在过去的三年中发生了很有趣的故事。我觉得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要等普通的传播方式,平媒要组稿、采访、发布消息,那时候是很冷静的理性的思索。微博的传播为什么有魅力?就是在那一瞬间把你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唐老师那时候发表的观点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你不能否定。
唐华:有一部分客观的理性的反映,也有一些过于主观了。我现在还在想,虽然通用以前是销量上全球老大,是不是在一些核心竞争力上能够保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竞争力?比方说丰田,我对丰田非常认同,他做了非常扎实的铺垫,的确是一个百年的品牌。大众代表着企业工业的高度,包括制造工艺和常规水平的研发能力。福特对现金流的把握和对奢华品牌的掌握,设计的时尚方面。本田对一致性的生产方面。我回顾这些品牌以后,我想通用是老大,你的优点是什么?你要讲出来。我一下子想不出一个词儿。在座的如果认为有这么一句话的话,可以说出来。
徐锋:我从这个里面有一个体会,就是说媒体之间的沟通,或者整个行业的沟通,我从这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我后来想了一下,微博平台上很多信息,微博已经成为了一个信息源了。这相当于一个什么概念?就是随着以后微博关注度更进一步提高,厂家、媒体、相关的供应链上所有行业的人关注的话,有利于我们加强沟通和讨论,把中国产业的话题性问题讨论得更透彻一些。厂家原来是戏弄消费者,我们现在也可以跟厂家平等对话。腾讯微博的口号是与其在别的地方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个交互性非常关键。
微博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汽车行业议会的概念。大家都可以在这里讨论,不同的人讨论不同的想法。可能最后得出来的答案会更综合,更客观一些。
回到刚才的问题,通用的问题现在没有答案,但是希望可以把它讨论起来。可以在今后五年都进行讨论。到时候答案自然会出来。
卫金桥:我觉得你这个太理性了,我觉得应该用娱乐的心态来看待微博带来的冲击。你平常做记者的时候,无论是做报纸还是做网站,太严肃了。
现场辩论:2011年谁将成为全球汽车老大?
主持人:就是因为通用一句话,说2011年我们力争成为全球汽车老大。你们看不看好通用到底能不能在2011年成为全球老大?
唐华:上海通用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有目共睹。这一点不可否定,我自己也参观了通用,我个人认为通用在产品研发、设计方面滞后了,已经老迈了。
主持人:就要三位一句话,针对通用是不是能够成为全球老大,你们表一个态,到底能还是不能,如果不能的话,谁能够成为全球老大?
徐锋:我觉得通用是不是老大有一个前提,如果把很多车价格卖很低,贴牌卖的话,我觉得可以成为老大。
卫金桥:我觉得从销量上看,通用会成为老大,但是从影响力上看,还是不能。
唐华:我觉得在老大遍地都是的世界,更需要老二。老大不挣钱,老大没利润,当老大干什么?老大在前面开拓世界,你在后面收钱就是了。
徐锋:我们报纸内部讨论过,现在谁是老大的标准现在不统一。按照销量说的话,通用可以成为老大。
卫金桥:我觉得这对丰田不太公平。
徐锋:通用的做法是皇军走在前面,很多的伪军跟着,如果把伪军也跟着皇军的话,丰田是可以做到老大的。如果按照销量的话,用户还有很多合资比例的问题,很难区分。通用的竞争力有很开放的平台和战略,美国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战略优势,丰田最大优势是执行力和战略制定以后深度和精细化方面是优势,美国公司战略广度是优势,视野广阔、有很强的前瞻性。两个公司不一样。
卫金桥:徐锋曾经说经常换老板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他这是不是说通用的?2008年之前通用一直都是老大。
徐锋:我觉得经常换老大的行业应该是好行业。最起码产业的发展竞争是最充分的。
唐华:微博的确有情绪化的东西,3月初有人给我发一个邮件,他说有事请我帮助。他爸爸是开汽车修理店的,他爸爸在换轮胎的时候,突然爆炸,他爸爸就死了。我就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说浙江某个地方什么轮胎出现这个事情。但是我也没有证实过。所以我们要慎用微博。
卫金桥:你不需要为此负责,没有问题的。
唐华:但是得有良心。光荣和梦想在心中,这个是需要负责的。
主持人:下面有没有朋友想发言?徐锋老师,您刚才说通用皇军在前面,后面跟着一堆的伪军,怎么理解?
徐锋:战略的联盟、参股,是这些意思。合资企业过多,贴牌的企业过多。
卫金桥:到现在为止,我还看不出来你是丰田的托儿,还是通用的托儿?我是丰田的托儿。
唐华:我不是任何人的托儿。你有可能带有倾向性,但还是要尊重一个程序的正义。我不否定通用的竞争优势,和他自己的一些特色。
主持人:您是看好2011年通用成为全球老大,还是不看好?
唐华:我不回答可以吧?我回答是,说明我妥协了,我回答不是说明我不尊重事实。
主持人:那事实是,你想说是?
唐华:如果说是可能是一种妥协,如果说不是,但有可能通用在某些方面优势还是存在的,你就违背了事实。但是,这不一定证明通用就一定成为老大了。
卫金桥:我还是没有听懂。我觉得关于老大的话题再往后看一下,您觉得2011年汽车市场上,通用会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通用在全球新兴市场上会有更加强劲的表现。你觉得今年的市场上通用和丰田有什么新的变化?
徐锋:如果说变化的话,应该把大众拉进来更家全面一些。通用这几年是非正常的状态发展的,里面的变数太多。通用现在是触底反弹,我们应该更好地关注。美国这样的企业一旦想清楚了自己的战略,就很可怕。这次的地震又非常影响丰田。但是战略最明确,发展最顺利的还是大众。中国市场上在发生一个裂变,十年前中国还是第一轮汽车消费的时候,合资企业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现在二元消费结构已经产生的时候,对合资企业有很大的考验。美国车和韩国车,近两年在中国扩张得非常厉害,增量在二三线、三四线市场,他们比大众更早寻找到商机,而且价格压得很低,在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中间寻找一个自己的定位。这是他们迅速扩张的原因。现在整个市场,第二轮汽车消费潮到来的时候,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汽车消费的门槛越来越高,可能大家选车高端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我们原来开10万元的车,现在肯定要开15万元,说不定买个20万的车。所以说大众在一线市场的份额会慢慢扩大,但是像日本车、美国车可能在整个的布局上会更宽泛一些。我觉得大概应该是这么一个趋势。
唐华:我刚才在想另外一个事情,通用、福特、大众各有各的优势,这是一个相互竞争,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丰田是可靠性和品牌,通用是对市场的把握和对区域消费者的理念,大众是制造工艺和新的技术延展上有优势。但是,随着竞争的充分,这些企业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会慢慢同质化,到后面没有太大区别。会不会是现在丰田、大众差异性越来越小了?
徐锋:这个可能性有。大家为什么成立合资品牌,就是为了那个市场的,而这个市场空间很大。
卫金桥:我最后表一下观点。你们这两个月以来的心路历程自己想一下,我觉得在中国市场也好,全球市场也好,当老大不是好事儿。比如说2008年通用超过丰田,2009年滑铁卢。老大除了增加谈资,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是我的观点。
徐锋:我觉得作为行业从业者应该认真对待,应该好好研究一下。通用是不是老大的问题,我相对比较看好,55%的赢面。
唐华:我觉得没有老大,因为我的标准是多元化,没有一个企业符合我的多重标准。如果从销量来说,我认同徐锋的观点,但是如果我认为销量不重要,我就不认同这个观点。
主持人:今天这个环节讨论异常成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