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五个月,中国的橡胶轮胎出口表现强劲。
据最新数据显示,这期间中国的橡胶轮胎出口量总计达到了363万吨,同期增长率达到了4.6%。同时,出口金额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总计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在新的充气橡胶轮胎方面,出口量亦十分可观,达到了350万吨,同比增长4.3%。与此同时,该类轮胎的出口金额也增长至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6%。若以条数为单位进行计算,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的出口量更是高达26,593万条,同比增长率高达9.5%。在汽车轮胎领域,1-5月的出口量也十分亮眼。据炭黑产业网了解,该时段内,汽车轮胎的出口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4.4%。其对应的出口金额也增长至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
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前五个月,橡胶轮胎外胎的总产量更是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1%,总计达到了惊人的4.32129亿条。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在红海和中东地区不断升温,对国际货运造成了显著影响。海运运力日趋紧张,集装箱供不应求,部分热门航线甚至出现了“一舱难求”的现象。这种情况对于以出口为主导的轮胎制造商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小的运营压力。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全球知名的航运公司马士基集团近日指出,由于集装箱市场需求旺盛,加之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导致的航运混乱,全球多个港口出现了进一步的拥堵情况,特别是在货运繁忙的亚洲和中东区域。新加坡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期的拥堵问题已经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上海、青岛、巴生港以及科伦坡等港口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亚洲至欧洲航线的海运费已攀升至每40英尺集装箱6200美元,而亚洲至北美西海岸的运费也达到了6100美元。美国航线的舱位紧张到预订已排至6月下旬。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进入6月后,海运价格再次迎来新的上涨潮。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大型航运公司,已相继宣布对欧地、非洲、中东等线路征收旺季附加费和提价。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货运环境下,我国轮胎出口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制造商们需要灵活应对全球货运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抓住市场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