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3慕尼黑车展上宣布了一项旨在推动“德国制造”可持续创新的激励计划,以此激励德国车企在面对中国新兴市场所带来的发展压力。据德国《南德意志报》报道,中国电动车企给德国汽车制造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朔尔茨不得不带伤参加。此前,朔尔茨外出慢跑时摔倒。
在谈及中国车企对于德国市场的冲击时,朔尔茨表示,“竞争应该激励我们,而不应该被吓到。德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国际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我几乎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能拥有如此高的汽车制造技术、如此密集的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他指出,过去几十年间,德国汽车工业分别受到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如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将为德国车企提供“创新驱动力”。
为此,朔尔茨在车展现场宣布了一项旨在推动“德国制造”可持续创新的激励计划,联邦政府将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包括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战略重要领域的投资建设,为德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在朔尔茨发表上述讲话之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车企正“焦虑不安”。
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简称IAA)的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法兰克福车展,创办于1897年,是世界五大车展之一,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之一,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2021年,IAA的主办地从法兰克福转至慕尼黑,是自疫情爆发以来德国首个大型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9月3日,2023慕尼黑车展盛大开幕。虽然说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德系本土车企仍然是本届车展的主角,但非本土车企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通用、企业等却通通缺席,而中国本土车企的加入,更像是慕尼黑车展火爆的关键,甚至颇有喧宾夺主的意味。据德媒报道,前来参加车展的厂家中约40%来自中国,包括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汽车、阿维塔科技等。有媒体对此评论,“如果没有中国车企的加入,慕尼黑车展恐怕得‘歇菜’。”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德国制造被视为汽车行业的尖端技术象征,诞生了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在内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但随着在新四化转型上的落后,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世界级汽车品牌开始感受到来自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压力。
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在场几乎所有的德系车企都感受到了威胁,而且据媒体透露,参观比亚迪展台的其中大部分来自本土车企内部人员,近距离感受比亚迪产品,但更多的是思考比亚迪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市场霸主,以及如何尽可能挽回德国本土企业的尊严。据了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比亚迪已经在欧洲推出六款车型,进入15个欧洲国家。
今年7月,大众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小鹏汽车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势头火热,其在车展上宣布将于明年正式登陆德国。另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公司阿维塔科技也围满观众,其第二款量产车阿维塔12选择在慕尼黑车展上首发亮相。
车展期间,大众、雷诺、宝马等车企负责人纷纷发表看法。雷诺集团工程主管Gilles Le Borgne表示,雷诺无力参加与特斯拉和中国企业正在进行的价格战。宝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齐普策(Oliver Zipse)表示,欧盟禁止内燃机汽车的政策促使传统汽车品牌开始与中国汽车品牌直接展开竞争,但传统品牌恐怕难以获得优势。
大众汽车研发负责人Kai Grunitz宣布,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大众汽车将向友商比亚迪学习,将新产品的开发时间从54个月缩短至36个月。这一计划将从大众ID.2以及另外两款车开始,其中大众ID.2于2022年年底完成设计图,并于今年3月发布了ID.2all概念车,其量产版将于2025年年末正式推出。
如果说2023上海车展是新能源汽车送给燃油车的最后一程”,新能源汽车也已经开始抢夺燃油车市场份额,合资品牌和跨国车企正在失去对中国市场的主导权,那么慕尼黑车展则是更加深刻地诠释了中国汽车品牌对于海外车企的冲击和威胁,为海外汽车高层敲响警钟,也让这些全世界更清楚地看到:中国电动车势不可挡,正在引领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