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品牌聚焦 正文

东风本田官宣: 2027 年起将不再投放燃油新车

2023-07-18中国轮胎商务网

  7月16日,东风本田官方宣布:2025年前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当东风本田新能源版图布局进一步完善后,将与比亚迪展开直接竞争。

  在2023上海车展上,本田中国宣布全面进入电动化时代,2027年后,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本田中国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此前,本田中国宣布,2030年起,在中国市场将仅销售纯电和混动车型,不再投放新燃油车,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田中国不得不提前其电动化进程。

0 (1).jpg

  在2023上海车展现场,本田中国旗下e:N品牌全球首发三款纯电动车,包括2024年初将由广汽Honda推出的e:NP2和东风Honda推出的e:NS2,发布的是接近最终设计的原型车型——e:NP2 Prototype,该车型由本田中国团队研发打造,出自纯电动车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据了解,东风本田e:NS2于2024年初上市,定位中型纯电SUV。

  作为日系三大巨头之一,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2022年,本田在华终端销量为137.31万辆,同比下滑12.1%。上半年,本田在华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52.97万辆,同比下滑22.0%。在2023年1-6月国内乘用车企业中,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均跌出榜单前十。

  虽然本田在电动化领域转型的决心很大,但已经上市的产品中,纯电车型的销量并不理想。目前,本田在华投产e:NS1/e:NP1两款纯电动车型,两款车型互为姊妹车型,前者由东风本田投产,后者由广汽本田投产,定位小型纯电SUV,但两款车型自上市以来销量持续低迷。以上半年销量为例,东风本田e:NS1累计销量为2882辆,广汽本田e:NP1为3364辆。

  与此同时,本田已经开始抛弃油电混动,开始布局插电混动。全新CR-V e:PHEV于3月10日上市,新车搭载第四代i-MMD双电机混动技术,目前售价区间为22.59-26.99万元。此外,雅阁、皓影、英仕派也均推出插电混动车型,其中皓影e:PHEV售价区间为22.59-25.99万元。数据显示,上半年CR-V e:PHEV销量为3581辆,而皓影e:PHEV为2812辆,与国内其它插电混动车型相比,本田插电混动车型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在产品上也没有竞争力。

  可见,不管是纯电还是插混,本田转型新能源的压力不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主要靠燃油车来获得销量,但如今本田燃油车也不好卖。上半年,本田卖得最好的是雅阁,累计售出9.44万辆,但不及凯美瑞,后者销量为10.25万辆。此外,CR-V、思域分别为7.01万辆、5.27万辆,其它车型均在5万辆以下。

  燃油车难卖,电动车不火,是本田在华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产品方面,虽然本田对主力车型进行焕新,包括XR-V、CR-V、缤智、皓影等,这些车型在国内市场确定积累了一定的口碑和品牌认知,但在去燃油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这些产品的更新也仅仅只是针对外观、内饰进行更新,无论使用多么全面的Honda CONNECT 3.0系统,都无法改变它们在设计理念“落后”的事实。

  燃油车时代的本田,“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成为本田粉的忠实口号,这是强大的产品力带来的用户共鸣,但经历新能源发展变迁洗礼的消费群体,市场愈发理性,当产品优势不再时,消费者总将会选择其它品牌。

  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在2023上海车展上表示,其它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方面都领先于本田太多,已经远远高于本田的预期,如果本田还不采取相应的反击策略,那么本田将输掉这场比赛。据了解,本田在2023上海车展上亮相雅阁e:PHEV以及另外两款概念车,但三部敏宏在观展后发现,这几款车型都难以与中国的电动车竞争。

  本田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全力加快布局电动车。今年1月,本田宣布对中国区公司架构进行全面调整以加快产品电动化,其中包括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HMCT)将与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EGCH)进行合并,以及将原本全球范围内的六大市场分区缩减为“北美、中国和其它地区,并建立一个新的电动事业开发本部以更加专心的负责电动车业务。

  寒潮与春意还在胶着,新的战争正在继续。特斯拉的低价车型已经发布计划,即将面世的小米汽车,都有可能抢占传统合资品牌的地位,但至少站在当下的视角,自主品牌已经领先了一些身位,而本田作为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如何挽住中国市场,也需要本田内部深思。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