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马里奥·伊索拉(Mario Isola)表示:
“伊莫拉之战引入的这些全新举措旨在打造一项更为环保的F1赛事。”
“2023赛季第一站欧洲赛事,令人瞩目的特点是围绕轮胎进行的两项重要创新举措,均旨在提升该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性。第一项新举措围绕排位赛:在伊莫拉,我们将测试全新的规则,要求车队在三节排位赛中,每一节使用一款不同配方的轮胎,即排位赛第一节(Q1)使用硬胎,排位赛第二节(Q2)使用中性胎,以及排位赛第三节(Q3)使用软胎。这意味着整个比赛周末每位车手拿到的轮胎套数从原本的13套减少到现在的11套。因此,就轮胎的生产和运输而言,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本着同样的目标,从这站大奖赛开始,一款全新配方的全雨胎将会引入赛事,该款轮胎将不需要使用轮胎保温毯。赛道测试显示,即使没有电加热保温,新轮胎较之此前的Cinturato蓝色全雨胎,有着更为出色的性能表现。倍耐力带来的该项综合研究成果将成为干胎无需预热的坚实第一步。最终,我们为伊莫拉赛道选择了轮胎系列最软的配方组合,C3、C4和C5配方,将为车队提供更宽泛的策略选择。”
轮胎,驰骋赛道
倍耐力为今年的意大利制造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奖赛带来了轮胎系列中最软配方组合,C3作为P Zero白色硬胎,C4是P Zero黄色中性胎,而C5则是P Zero红色软胎。伊莫拉赛道是2023赛季赛历上第二条使用最软配方轮胎组合的赛道,此前是巴库赛道的比赛,用到了该配方组合。
这一配方组合将会为正赛策略带来更多可能性。传统来看,伊莫拉赛道是一场一停的比赛,但这三款轮胎较之过往这里使用的轮胎,配方没有那么硬,车队可能有更多选择。
恩佐和迪诺·法拉利赛道,今年将庆祝建成70周年。在1953年完工的伊莫拉,是一条“老式”风格的经典赛道,比那些现代赛道更狭窄。不过,本赛季超车尤其具有挑战性,但同时,将更具观赏性。
赛道表面沥青,在数年之前重新铺设,对于轮胎是中等苛刻程度。伊莫拉一直是一条流畅平滑的赛道,横向和纵向受力相对平衡。这条赛道的下压力要求和赛道演进程度,也处于平均水平。
2022赛季的意大利制造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奖赛,在4月的倒数第二周进行:相比今年的同站比赛,早了将近一个月。理论上来说,这理应带来更高的温度,但同时,预期温度将只有20摄氏度出头。
全新的排位赛模式:备选轮胎配置
伊莫拉的比赛周末,将测试一种全新的排位赛模式。在三节排位赛的每一节中,车队被要求只能使用一款配方的轮胎:Q1是硬胎,Q2是中性胎,Q3是软胎。
这一规则被称为“备选轮胎配置”(ATA),将会减少倍耐力为每个比赛周末提供的干地轮胎套数,在没有冲刺赛的比赛周末,原本13套干地轮胎将减少到11套。这11套轮胎将是3套硬胎、4套中性胎和4套软胎。湿地轮胎套数保持不变:4套Cinturato绿色湿地胎和3套Cinturato蓝色全雨胎。
在周日的正赛中,每位车手将有总计7套轮胎,包括至少各一套的强制使用轮胎:和过往一样,硬胎和中性胎。剩下的4套轮胎,第一次自由练习(FP1)之后将归还一套,第二次自由练习(FP2)之后归还一套,第三次自由练习(FP3)之后归还两套。
不使用轮胎保温毯的Cinturato蓝色全雨胎
全新的Cinturato蓝色全雨胎将会在伊莫拉赛道迎来首秀,将不再使用轮胎保温毯。此前,湿地轮胎提前2小时使用轮胎保温毯,保持在40摄氏度的温度。倍耐力研发了全新的配方,可以直接装配在赛车上,不需要保温毯预热轮胎。
这款全新配方的引入,是此项研发进程的一部分,倍耐力、国际汽联和F1目标在2024年达成所有轮胎均不使用保温毯的所需技术可行性。
二级方程式和三级方程式
二级方程式
来到伊莫拉赛道,蒂奥·波谢尔(Theo Pourchaire)以65分的积分领跑车手积分榜。这位ART大奖赛车队的法国车手,仅领先Prema车队的弗雷德里克·维斯蒂(Frederik Vesti)3分,目标是一个强势的比赛周末,以确保自己在积分榜上的优势。DAMS车队的岩佐步梦(Ayumu Iwasa)排名第三,积分是58分,领先于积分为41分的另一位Prema车手奥利佛·比尔曼(Oliver Bearman)。伊莫拉的比赛之前,该项赛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了一次季中测试。
三级方程式
在墨尔本的比赛周末之后,三级方程式(F3)将于本周末回归,迎来赛季第四站比赛。领跑车手积分榜的是Trident车队的加布里埃尔·波托雷托(Gabriel Bortoleto),积分为58分,而ART大奖赛车队的乔治·苏西(Grégoire Saucy)正在追击,落后20分。位于前两名身后的是Prema车队的迪诺·贝加诺维奇(Dino Beganovic)和Hitech车队的意大利车手加布里埃尔·米尼(Gabriele Minì),两人同积28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