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浙江嘉兴,一辆装载有140多个轮胎的重型仓栅式货车,行驶时右前轮突然炸胎,冲破高速护栏后翻车,巨大的冲击力导致几十米护栏损毁。所幸驾驶员仅受轻伤。
该起事故是什么原因导致轮胎爆炸未有结果,但夏季高温来袭,车辆爆胎高发期也随之来临。行车前驾驶员未对轮胎做好检查和在意外发生时不懂得如何正确应对,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对爆胎意外的提前规避和正确处理,是日常用车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高速公路上车辆爆胎一般分三种:
1、高速路上突然压到坚硬锋利的物体,轮胎被刺破,从而引发爆胎。
2、轮胎因为老化或者有破损,未能及时更换新轮胎,引起爆胎。
3、由于轮胎内部气压过大,引起爆胎。在高速行驶时,轮胎内部温度过高,外加轮胎内部气压会随着速度加快逐渐变大,当轮胎承受不住压力后,爆胎就会发生。
如何预防爆胎的发生?
1.定期更换轮胎。轮胎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至3年或行驶6至10万公里左右。
2.行车前做好轮胎检查。重点检查轮胎磨损程度、侧壁是否有损伤、是否存在鼓包情况,一旦发现伤病应及时更换。若有细砂石、碎玻璃等杂质,要及时清理:
胎肩上模印的“△”标志和垂直镶嵌在胎面沟壑中的“扁平的橡胶条”,都是轮胎磨损警报信号标志。当轮胎磨损到“△”标志模糊不清或胎面与“扁平的橡胶条”齐平后,车主就要尽快更换轮胎。
轮胎表面出现裂纹
轮胎侧面出现鼓包
3.做好胎压监测。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胎压。家用汽车正常胎压数值应保持在2.2至2.5之间。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轮胎耐受性能下降。当胎压过高时遇到路面的坑洞、尖锐物体时,很容易扎入胎内,造成爆胎。胎压过低时,帘线以及橡胶的性能降低,轮胎变软,也会导致爆胎。
4.定期将轮胎换位。定期将轮胎换位是预防轮胎爆胎的一个好办法,可以使同一辆汽车上的轮胎磨损均匀。建议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应做一次轮胎换位,每行驶5000~10000公里做一次四轮定位,避免轮胎非正常过度磨损,不要在同一轴上安装不同型号或者新旧差异较大的轮胎。
5.建议安装胎压监测系统。汽车胎压监测是一套简单的系统,由四个专业轮胎气门芯和一个显示屏组成。安装时把轮胎原来的四个气门芯更换掉,把显示屏放在车子里。行车时,显示屏上会显示四个轮胎的胎压和胎温,如果胎压胎温出现异常,仪器会自动报警,可以防止炸胎。
6.有条件地做防扎处理。汽车轮胎防扎处理是在轮胎内壁上喷涂一种保护膜,当轮胎遇到尖锐物体后能够很好地包裹住,确保轮胎不会漏气。通常在轮胎内壁上均匀喷上3-5mm的保护膜,就可以抵抗6mm以下的尖锐物体的伤害。目前市面上的所有乘用车轮胎都可以做这种防扎处理。
7.定期修正车轮平衡度。车轮不平衡度超标,高速行驶时将会产生高频的摆动,造成轮胎偏磨,不利于行车安全。所以,轮胎修补后应该进行动平衡检测调整。
高速公路行驶时的预防工作
1.关注轮胎温度:不要让车辆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可适当在休息区停车,使轮胎降温。这一点在夏天尤其重要。
2.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急起步、急刹车和快速过弯,这些动作都会加剧轮胎磨损和增加瞬间压力。不要碾压路面上的坚硬物,控制车速。在日常开车中养成双手握住方向盘3点和9点处的好习惯。
3.切勿超速行驶汽车在长时间高速行驶的情况下,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轮胎自身高温。最终会使轮胎内压超过负荷强度而爆胎。
4.切勿超载行驶当车辆载重超过车轮最大承重时,轮胎内压就会增大,若内压超过轮胎负荷,极易引发爆胎。
发生爆胎应如何应对
1. 如果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胎,千万不要猛踩刹车、猛打方向盘,而是应紧握方向盘,以点刹方式让车辆缓慢降低车速,并保证车辆按直线方向行驶。
2. 前轮爆胎:如果是前轮爆胎,要握紧方向盘,调整车头,动作要轻柔,不要慌张地反复猛打方向盘,以免汽车出现强烈侧滑甚至掉头。然后慢慢减速,可以挂空挡或逐级减挡,松开油门踏板并反复轻踩刹车,将汽车缓慢停下来。
3.后轮爆胎:如果是后轮爆胎,车会呈现不稳状态,会产生一股轻微的力量,使车子倾向爆胎的那一边。此时应该反复轻踩踏板,采用收油减挡的方式将汽车缓慢停下。
4.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故障:“车靠边、人撤离、 即报警。”在车辆能移动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撤离现场,将车开到就近收费站下高速,拨打12122报警;如车辆不能移动,务必打开双闪,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来车方向150米处放置好三角牌,人员撤离到右侧护栏外后,拨打12122报警电话;如果是多车事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单拍录视频或者照片,交换驾驶证、行驶证,就近收费站下高速或行驶到服务区后,拨打报警电话等待交警处理,千万不要为了一起简单的事故,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滞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造成长时间的拥堵。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