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了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靠前发力、适当加力,确保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
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将对轮胎及上下游行业有哪些助企纾困的具体举措和积极影响?聚胶记者对政策进行了梳理,四大方面涉及橡胶轮胎产业发展。希望分析能对轮胎行业有所借鉴,期待行业紧抓政策机遇,提振发展信心!
刺激汽车消费
拉动汽车产业链复苏
今年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增长承压,特别是4月份汽车供给和需求出现大幅下滑,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1.6%,拉低当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2.7个百分点。稳定增加汽车消费,对推动消费复苏回升、带动汽车全产业链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汽车产业救市,《通知》中明确表示:
1、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
2、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在全国范围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
3、支持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地区开展平行进口业务,完善平行进口汽车环保信息公开制度。
4、研究今年内对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车减征车辆购置税的支持政策。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
据工信部官微5月3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活动时间为今年5月至12月,将在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甘肃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
此外,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就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发布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一举措或将促进汽车消费增量200万辆。
近期,各地积极落实国家稳定增加汽车消费的部署,部分汽车限购地区如上海、深圳等城市增加了号牌指标数量,吉林、重庆等地出台了新车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便利皮卡车进城等举措。随着各项相关措施落地见效,汽车消费将持续回稳复苏,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积极作用。
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助力
帮扶胎企渡过经济难关
受突发疫情冲击、能源和商品市场波动等影响,部分小微企业面临不少经营困难与挑战,从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轮胎及相关行业来讲,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无疑将对部分企业因内外部资金短缺导致的经营困境带来积极改善。
1.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在已出台的退还政策基础上,研究将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
2.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今年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1万亿元以上。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及时履行代偿义务,推动金融机构尽快放贷,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并将上述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范围。
3.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在前期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领域基础上,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
4.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将面向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
5.扩大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地区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6.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继续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
7.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在用好前期降准资金、扩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至贷款端,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8.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
9.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一直是金融政策发力的重点。数据显示,2022年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4%,连续36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132万户,同比增长41.5%。
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可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减轻企业财务负担,稳定企业发展信心。
相关经济学家认为,今年额度与激励比例同时翻倍,加上降准等多项货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此次调整小微企业贷款的总体延期规模增长可能不止2倍,有望实现超过5万亿元贷款延期,能大幅度缓解疫情冲击下企业的资金压力,实现有效纾困效果。
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当前受疫情影响,部分工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受阻,市场主体还面临较大困难。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为49.6%,虽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荣枯线以下。反映原材料、物流成本高的调查企业比重仍超过50%。
针对产业供应链的恢复稳定,《通知》表示:
1、全面落实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并可根据当地实际进一步延长,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指导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予以补贴。
2、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3、2022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3~6个月租金;出租人减免租金的可按规定减免当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并引导国有银行对减免租金的出租人视需要给予优惠利率质押贷款等支持。
4、全面取消对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着力打通制造业物流瓶颈,加快产成品库存周转进度;不得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船闸,严禁硬隔离县乡村公路,不得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和民用运输机场。严禁限制疫情低风险地区人员正常流动。
5、2022年,加快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支持交通物流等企业融资,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稳定供应链的支持。
6、进一步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
工信部27日召开提振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的筋骨血脉。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工信部把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作为首要任务,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并实行动态调整,搭建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大型企业抗疫情冲击能力更强,未来结构性政策很有必要继续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帮扶力度。
工信部透露,本周将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6月底前将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产融对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统筹疫情防控和制造业企业生产工作指南》、启动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
多个重大基础建设上马,存在机遇
《通知》表示,要加快推进一批论证充分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1、2022年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
2、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在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金融等政策支持,再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
4、指导各地在城市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中协同推进管廊建设。
5、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供应链产业链招投标项目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攻关。
6、2022年新增支持5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7、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技术研发突破。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说,近日印发的《关于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的工作方案》提出11项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包,包括高速公路大通道联通工程、沿边沿海出疆入藏公路通道工程、“四好农村路”、运河连通工程、沿海港口提升工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同时,提出16个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大、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作为“十四五”第一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推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