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定不平凡,8月初,科威特就传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存放着5000多万个废旧轮胎的场地突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场面堪比“核弹爆发”。
场面堪比“核弹爆发”
从卫星照片、视频、直播、图片来看,轮胎燃烧后形成的黑色浓烟绵延数十公里,火势也丝毫没有熄灭的趋势。
卫星照片 | 黑色浓烟绵延数十公里
轮胎场着火是否与73℃高温有关?
到现在为止,关于着火的原因,媒体、专家都还没给出定论,所以相关传闻应该是缺乏依据的。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给出一个猜测。
着火的是位于科威特苏莱比亚的一个废弃轮胎垃圾场,是全球最大的废弃轮胎垃圾场,占地60万㎡,废弃轮胎在这里堆积如山,超过3层楼的高度,总数大约有5000多万条。
有些新闻猜测这些轮胎着火的原因是当地73℃的高温天气。其实,这里的73℃指的只是地表温度,实际温度可能是40多℃,这个温度还没有我国新疆的最高温度高。
科威特的高温与今年六月中下旬以来,北美地区出现的高温原因是不一样的。北美的高温,美国专家的解释是由于“热穹顶现象”导致的。
美国出现这样的高温天气极其反常的。比如美国的西雅图位于北纬47度,与我国的齐齐哈尔处于同一纬度,正常年份气温不会超过30℃。但是今年却持续高温,甚至达到了42℃。北美其它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接近50℃的高温。
而且作为一个靠近赤道的国家,通常情况下,科威特夏季气温都在45℃左右,最高温度甚至可以达到50℃左右,70多度的地表温度对于科威特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科威特即便遇到极端高温天气,地表温度也不会突破100℃。
而且轮胎的燃点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相关资料表明,轮胎的燃点为350℃。
所以,科威特的这场大火,可能与高温天气有关,可能是高温引燃了某种易燃物,然后点燃了轮胎,造成了大火。但肯定不会是73℃的地面温度直接导致轮胎着火。
最可怕的是轮胎燃烧带来的污染问题
其实,这个全球最大的轮胎“墓地”着火,之所以能引起大家这么大的恐慌,是因为它带来的污染问题无法想象。已经有专家预测,科威特这次造成的污染,将会是全球性的。
废弃轮胎被称为“黑色垃圾”,这个称呼除了轮胎本身的颜色外,更多的是因为它的污染能力。
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石油、炭黑、添加剂、促进剂等150多种化学物质。当轮胎被燃烧后,便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有毒化学气体和物质,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致癌的二噁英。这些物质进入大气,随降雨分散到陆地和海洋,还可能在各种生物-化学作用下生成更多的新型污染物,然后沉积在土地、河流和海洋,最后还会进入我们的食物链。
这还只是能够预测到的危害,但是这个过程里更多的还有未知的危险。
并且,轮胎一旦着火,便很难扑灭,而且不能用水扑灭。因为轮胎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油脂。油脂不能用水扑灭的原理,就跟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的原理一样,会让火越烧越大。
这么大一片区域,又不能像油锅一样盖上盖子,所以,只能用干粉或者其它物质。这就增加了灭火的难度,因为需要时间调配资源。当然,直接就地取材,用黄沙掩盖也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上面讲了,轮胎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这意味着救援人员不能太过于靠近大火。
燃烧的时间越久,有害物质散发的就更彻底。
轮胎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问题,这次科威特大火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轮胎污染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废旧轮胎处理难题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既然轮胎具有这么高的危险系数,为什么还要将这么多的轮胎集中存放在这样一个干旱高温的地方呢?
其实就如刚才讲的,这是各个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即,废弃的旧轮胎该作何处理。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旧轮胎被废弃,形成了大量的黑色垃圾,造成了令人头疼的黑色污染。
有国家会将废旧轮胎丢入大海,这当然也会危害到海洋的生态安全。也有不少国家像科威特这样直接露天堆放处理,但是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也很影响卫生,轮胎还会招来大量的蚊虫、老鼠。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能够回收利用。开展旧轮胎等橡胶制品回收加工利用,是解决轮胎带来的黑色污染的重要途径。
我国曾印发《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并在政策上提供相应的支持。比如,对采用较先进工艺技术处理的企业实行政府补贴,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鼓励新轮胎和橡胶制品生产时采用再生炭黑的优惠政策。
另外,我国是鼓励翻新胎的。但是翻新胎只是针对载重汽车,而且,翻新是非常讲究工艺的,并不是直接将旧轮胎打磨后,再进行花纹雕刻。这种翻新胎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这里并不鼓励。
由此可见,回收利用的成本非常的大,技术要求也很高,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科威特轮胎场的这场大火将轮胎污染和回收问题重新拉回我们的视野,这些问题迫在眉睫。否则如果下次再有废旧轮胎场着火,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将会更严重。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