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0年也已经接近尾声。纵观这一年轮胎圈刷屏最多的信息,就不得不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涨价潮”。产业链上游成本的倒逼、下游市场需求的拉动,是轮胎企业近几月密集涨价的主要原因。随着轮胎原材料天然胶高位横盘以及炭黑价格大幅上涨,轮胎制造成本增加;进入11月以后北方进入供暖季,环保的压力攀升,对于轮胎的部分原材料生产以及轮胎工厂的开工也会出现相应的管控,从而导致货源紧俏。
中国轮胎商务网对今年的涨价潮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一起来看看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涨价潮中,涨价最狠的是谁?平均涨了多少?哪种轮胎涨价最多?
涨价单数量
今年的第一张涨价通知,实际上早在三月份就已经发出。但由于市场还未全面恢复,内销滞缓,未能实现大面积涨价,更多业内人士认为仅是部分厂家的促销策略。真正的涨价潮是下半年,尤其是八月开始后涨价单数量明显增长,十月的涨价单更是直接飙升至65份,11月继续增加达74份。也据央视报道,11月以来轮胎企业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受益于国内新基建的持续发力,工程机械车用轮胎订单取得了大幅增长。其次,汽车消费市场回暖也大大刺激了轿车轮胎的需求。以及海外订单的激增,也让国内不少轮胎企业应接不暇。
12月继续发布涨价通知的企业有所减少,但截止今日(12月22日)也有32份之多。更重要的是,12月企业释出的涨价信息已经延续到2021年,国产轮胎风向标正新、中策橡胶,外资品牌如普利司通,皆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继续调整价格。
涨价轮胎类型
从实施涨价政策的轮胎类型来看,有近一半企业是对旗下全系列产品进行整体的调价,此外全钢胎涨价多于半钢胎,主要是由于全钢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更大,这也符合本次中国市场涨价潮的主要原因。
涨价幅度
根据中国轮胎商务网整理,大部分轮胎企业的单次涨价幅度保持在5%以下,大部分介于3%-5%。但由于部分企业今年已连续发出多张涨价单,如中策、双钱、正新等头部企业都上演过“三连涨”,因此累计涨价幅度也较大,平均涨价幅度在5%-10%左右。更有甚者一次性便上调了10%——今年10月,青岛翔川轮胎对旗下产品价格上涨了10%,成为2020年单次涨价幅度最大的一张涨价单。
门店涨价情况
近日,有媒体走访山东多家汽修店、轮胎店发现,卡客车轮胎价格涨幅明显,而轿车轮胎价格则涨幅不大。
不少卡车或货车司机纷纷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卡客车轮胎价格的确有所上涨,而且涨幅较为明显,工厂出货价涨幅大约在4%至8%,导致物流成本也随之上涨。而有轮胎店店主则表示,从今年九月开始他们从工厂拿货的价格便有所上涨,但为了维持客户量,他们出售轮胎的价格上涨并不多,每个轮胎最多也就涨10元钱左右。此前在央视的调查中,也有轮胎店表示线下销售价格受到电商冲击,不敢涨。
此外,中国轮胎商务网采访了多位经销商得知,发布涨价通知的品牌,绝大部分都是中国轮胎企业,只有很少的是外资轮胎企业。主要是由于外资轮胎有存货,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小。
12月轮胎涨价汇总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