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消费者购车时,动力、舒适和安全性配置通常是关注的重点,作为汽车与地面直接接触的载体——轮胎,却常常被许多人所忽略。其实,无论驾驶的操控感、乘坐的舒适性还是安全性,都与轮胎息息相关。
在这个北半球尚处炎炎夏日的8月,马牌轮胎在位于南半球新西兰的SHPG国际测试场进行了一场的轮胎体验活动,希望更多的车主了解到关于轮胎的知识。
相信许多像记者一样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驾驶者,在日常生活动很少能够遇到冰雪路面,对于在低温冰雪环境下驾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对冬季胎、夏季胎、全季胎的分类和作用也不够了解。
在中国,绝大多数厂商原厂配备的轮胎都是夏季胎,因为在温暖环境下,夏季胎的节能、静音、减震和舒适性能无疑都更好。但在北方等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积雪与湿滑路面每年都会造成相当多的道路事故,因此在冬季更换专业的雪地轮胎十分必要。
对于橡胶材质的轮胎来说,7℃是一个区别夏季胎与冬季胎的分水岭。在7℃以下,夏季胎的橡胶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容易硬化,继而出现抓地力减少、轮胎容易打滑的情况。而冬季胎由于在橡胶中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冰共混聚合物、二氧化硅和软化剂的配方,让轮胎在7℃以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柔软,从而保证与地面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车辆的抓地力。 不仅是配方,与夏季胎和四季胎相比,冬季胎的轮胎纹路也要更加复杂,轮胎中心部分会有更高的隆起,从而让轮胎在单位面积中对纶棉产生更大的压强,以获得更大的摩擦力。
根据马牌研发人员的介绍,以马牌在中国销售的ContiVikingContact 6冬季轮胎为例,其采用了DTT分割胎面技术(Divided Tread Technology),能够让轮胎在雪地、冰面和干地上都有均衡的表现。同时,相较传统夏季胎在-20℃就出现明显橡胶硬化的现象,ContiVikingContact 6在-60℃才会出现明显的硬化,抓地力与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除了冬季胎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黑科技”——钉胎。这种轮胎在轮胎上增加了专门的镶钉,从而让车辆在冰面上行驶时多出约5%的抓地力。此次活动中,马牌轮胎则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钉胎技术——橡胶复合钉。传统的钉胎采用的是铝制的胎钉,在金属材质中铝相对较软,能够使钉子本身与轮胎同步磨损,但铝制钉子本身会对路面产生较高的磨损。
而马牌轮胎采用的新型橡胶复合钉,能够进一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相较现有产品提升约7%),最重要的是能够减少钉子对路面的磨损。在实际测试中,使用橡胶复合钉轮胎的车辆在冰面上的加速与制动能力相较普通钉胎车型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不过,目前这款产品还无缘与国内的消费者见面,一方面马牌轮胎并没有在国内销售钉胎的打算,而另一方面国内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镶钉轮胎,但也并不鼓励使用。
除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不断改进以外,马牌轮胎还面向未来开发了一系列全新技术,ContiSense和ContiAdapt概念轮胎就是其“黑科技”的最好体现。ContiSense可以让轮胎感知本身情况,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持续监测胎温深度和温度,一旦出现异物刺穿胎面的情况,轮胎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发出警报,比现有的胎压监测技术反应速度更宽。
ContiAdapt则是轮胎"自适应"的黑科技,拥有这项技术的轮胎,本身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环境,自动在节能模式、湿地模式、舒适模式以及牵引力模式(冬季状态)四种模式中切换。这也是未来无人驾驶的另一种安全保证,马牌轮胎期望能够依靠这一技术走在行业的前列。
据介绍,马牌轮胎拥有如此多的技术优势源自其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目前,马牌轮胎已形成由超过2000名工程师组成的遍及56个国家和地区的研发网络。2017年,马牌在500多个研发项目中投入了超过3亿欧元,并委派了850多名员工对创新成果进行反复验证。每年超过25万条的轮胎测试、累计1.6亿多公里的耐久和高速测试里程,让马牌积累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
根据马牌轮胎母公司大陆集团的“2025愿景”,为实现成为世界三大轮胎品牌之一的愿景,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地位极其重要。目前,马牌轮胎在中国合肥建立了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与培训中心。
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兼轮胎事业部总裁及企业采购部负责人Nikolai Setzer
未来,大陆集团将把零事故、零伤亡作为持续努力的方向,而这一目标将借助自动驾驶技术和汽车零部件的智能化来实现。正如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兼轮胎事业部总裁及企业采购部负责人Nikolai Setzer表示的那样,“我们(马牌轮胎)将继续坚持'立足市场,服务市场'战略,加强亚太区,尤其是中国这一重要市场的投资与创新力度。公司将在生产、研发、本地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服务消费者,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提升价值链的增长动能,成就合作伙伴的每一程。”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