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消息,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决定”,其中,国务院将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此次取消审批后,交通运输部要制定完善并公布维修业务标准,督促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2.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维修服务,维修服务完成后应提供明细单,作为车主追责依据。
3.加强对机动车维修行为监管,对维修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4.建立黑名单制度,深入推进维修诚信体系建设。
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
国发〔2018〕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研究论证,国务院决定取消11项行政许可等事项,现予公布。另有6项依据有关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对取消的行政许可等事项,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细则,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并加强宣传解读、确保落实到位。
附件: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等事项目录(共计11项)
国务院
2018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以下为部分公告:
- 1 -
政策解读
这个政策意味着什么?会给汽修从业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一决定的重点在于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点: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由“审批制”向“备案制”的转变。
现在把这个改成了备案制,由审批制改成备案制。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审批,不是说管理部门可以放手不管了,而是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度,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将备案制度落到实处。取消“审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维修经营者。
维修企业在办理好工商执照后,不再需要办理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审批,只需要根据维修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具体要求,到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这使得一些拟进入后市场的企业节省去了繁琐的审批手续和时间,能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创新经营模式上。
第二点:要求机动车维修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维修业务,维修服务完成后应提供明细单,作为车主追责依据。
行业几个常用标准,开业标准,维修工艺的标准,维修服务的标准,大修的标准,举升机的,喷烤漆房等,但这些标准文件比较学术,难以理解。
应该把知道的标准集中起来,变成一个门店能够理解,并且能够执行的东西,店面按照合格不合格去做就行。
维修服务完成后,企业应该提供明细单,作为车主追责的依据。
明细单实际指的是服务的凭证,比如说三单一证,进厂检验单,过程检验单和竣工检验单,这个都要齐全,然后一证就是出厂合格证。
维修企业给车主提供的明细单是标准的工单的格式,也叫结算单,交通部正在制定相关的标准,包括配件,工时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另外,每个车主的维修档案都要保留,纸质的要保留三年以上。近年来交通部也在推维修电子健康档案,强制企业把一些数据上传给当地的行业管理平台,一直到交通部。
第三点:加强对机动车维修行为的监管,对维修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不需审批,决不代表“不管理”,而是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现在是事先备案,事中监管,事后处罚。从长远来看,政府的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如果维修厂超范围经营,主管部门检查到就会进行处罚,处罚比以前重一些。表面上看门槛降低了。实际上门槛升高了。
不过整个市场还要有一个吸收、消化、整改过程,从长远来看,是个好事,但是在这个路程可能还有点长。
第四点:建立黑名单制度,充分发挥维修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维修诚信体系建设。
文件要求“建立黑名单制度,深入推进维修诚信体系建设。”
这需要维修行业协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为建立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作出自身贡献;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市场将那些违法经营、不诚信经营的维修经营者淘汰出局,让技术水平好,服务规范,创新意识强的维修经营者胜出!
黑名单对企业来讲,威慑力更大。企业上了黑名单意味着什么?寸步难行。国家有一个信用信息的共享平台,一旦进入黑名单,办贷款、办投标,在政府任何窗口办事,都会很困难。
企业需要做信用修复,但这个是比较复杂的一套程序和过程,许多地方的信用修复机制不完善,甚至还有地方办不了信用修复。
实际上放宽许可证,国家也会通过狠抓质量、环保和信用,规范企业依法、规范经营。
- 2 -
利好or利空
此次政策一推出,引起行业人热议,那么对维修企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这个政策落地应该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举措,对市场应该有促进作用。
1、目前汽修行业小散乱明显,市场中存在大量无证经营情况,事实上政府在管理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完全放开许可也是常理,而政府应该主要抓环保这个底线。
2、按属性来说,汽服行业逐步变成一个社区基本服务,跟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差不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税收价值不大,而且很多门店也提供没有社保,虽有经营瑕疵。但解决了很多基层人士就业,所以也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在目前稳定压倒一切前提下,政府不宜对汽修有过多的限制。
3、这个政策对行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对于跨区域的大连锁,有利于推动更多地域的门店落地。
是利好消息,本来就没有必要搞那么个审批。这应该学美国,自律,出了问题再找。我们这儿是审批,审完了就不管了,没有意义。
每一类资质设置很多条款,面积、设备等。比如说设备,最典型的就是防污染的那个,店里面基本没有用,但办证一定要。每个店开业的时候不会买的,都是借来的。然后对付一下正式发票的,就把设备还回去了。
管理部门设置坎儿以后,就收起钱来了。如果设备没到位,或者被投诉了,资质就没了,罚款一万两万甚至十万二十万都有。行业的问题不是罚款就能解决的。
门店的发展还是离不开这些规范,如果门店自身没有一颗坚石和规范的决心,淘汰门店的不是这些规范,而是时间。
总而言之,这一决定的实施,给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和维修行业协会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管理部门和协会如何应对,是需要尽快、尽早探讨的问题。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