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汽车领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从驾校开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再到激情洋溢的赛车场,安全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各种主动安全配置将不少行车危险直接扼杀在摇篮中。下面咱们就来聊聊主动安全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故事。
目前常见的主动安全技术包括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和盲区监测等。在这些技术发明之前,人们想要的是发生交通事故后能得到好的保护,如今有了主动安全,人们想要的则是不发生交通事故。相比被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虽发展历史不长,但前景广阔。
一、主动刹车功能
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或判断失误造成的。当车辆可能发生碰撞时,主动刹车功能会对驾驶者进行提醒,如果你还没有做出反应,车辆则会自动进行刹车,防止碰撞发生或减少碰撞冲击力。
主动刹车功能就像一位无形的安全管家,有了它,行车安全就多了一份保障。
主动刹车这项技术最早是由德尔福发起的,它也是目前知名的汽车零件供应商之一。
1995年,德尔福的一群工程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休斯试验成功完成了自动刹车演示。之所以在休斯试验室进行,是因为这个试验室的所有者休斯公司掌握着成熟的雷达技术,而这套自动刹车系统是基于雷达识别障碍物原理设计的。
多说点有意思的,上面提到的休斯公司本来不是一家电子公司,而是一家航空航天公司。在1966年,休斯公司制造的无人登月飞船顺利登陆月球,为1969年人类登月打下了基础。
德尔福公司和休斯公司虽厉害,但这两家公司在1995年时还都是通用旗下的子公司。德尔福最开始就是通用的一个零件生产部门,后来才独立出去。休斯公司开始是航空航天公司,但在1985年被通用公司收购,通用将其与德尔福合并成了一家电气公司。说来说去,绕了一大圈,自动刹车技术其实是通用研发的。
但更加有意思的是,自动刹车虽是通用研发的,但是相关技术最早应用是在日系车雷克萨斯SC400上,随后才在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STS上应用。
进入21世纪之后,自动刹车技术才逐渐普及,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将其装备在旗下高端车型上。在欧洲地区,大部分重型卡车也配备了自动刹车功能。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圣诞节前夕,德国的一个圣诞市场遭到恐怖袭击,一辆斯堪尼亚货车冲向了人群,造成12人死亡,56人受伤。但在袭击过程中卡车激活了自动刹车系统,避免了更多人伤亡。
E-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在2014年已经把主动刹车功能列入到评分体系中。2016年美国NHTSA和IIHS协会也宣布,在2022年美国上市销售的新车都将标配自动刹车系统。
研究表明,装备了自动刹车系统的车型可以减少27%的事故发生率,并能明显减少事故伤亡。
车道保持与盲区监测
二、车道保持与偏离预警功能
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车道保持功能开启之后,汽车会识别道路上的车道线,如果在没有打转向灯的情况下车辆偏离车道,车辆会向驾驶员发出警报,驾驶员如果没有做出反应,车辆会自行纠正。车道偏离预警功能则只是发出警报提醒,并不能自行纠正车辆行驶方向。
车道线一般通过车辆上的摄像头来识别。
车道偏离预警最早应用在奔驰的Actros货车上,从2000年到现在,目前欧洲的绝大多数卡车都配备了该功能。
卡车司机经常跑高速,并且驾车时间长,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情况,车道偏离预警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卡车行车安全。
2001年,日产为旗下的Cima车型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功能。这也是首款配备车道偏离预警功能的民用轿车。
这款车型在美国挂英菲尼迪标进行销售,但是很可惜,日产仅在日本本土销售的车型上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功能。
如果您对上面那款车型不熟悉的话,那么这款车型你肯定了解——大名鼎鼎的丰田埃尔法。2002年诞生的丰田埃尔法,在初代车型上就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
相比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功能普及得更晚,直到2010年后,车道保持功能才大面积出现在中级车市场。
三、盲区监测功能
车辆盲区是众多并线车祸的元凶,盲区监测功能通过雷达或摄像头可以探测到车辆盲区内是否存在其它车辆。当其它车辆进入到探测范围时,汽车会通过警示图像提醒驾驶者,为驾驶者变道并线提供依据。
一般配备盲区监测功能的车辆会在外后视镜或者A柱位置设置有警示灯,当其它车辆接近时,警示灯会亮起以提醒驾驶者。
首款配备盲区监测功能的车型就是第二代沃尔沃S80了,作为当时沃尔沃的旗舰车型,S80的安全性可谓是首屈一指。其不仅配备了盲区监测,还配备有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和车道保持功能。
第二代沃尔沃S80在2007年推出,从安全配置来看丝毫不逊于现在的豪华轿车,全副武装的沃尔沃S80成为当年IIHS评选的年度最安全车型。
从这张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沃尔沃S80在外后视镜下布置有两枚数字摄像头。
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S80安全配置虽高,但毕竟是十年前的车,安全配置的使用感受和如今车型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比如说车道保持功能,车速高于64km/h时才能启动,实用性相比如今的车型要差不少,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在不断地提高。
自适应巡航功能
四、自适应巡航功能
自适应巡航功能是车辆自行控制车速,并自动与前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辅助驾驶功能。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会持续扫描车辆前方道路,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车辆会自动减速,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
早期的巡航功能并没有现在这么强大,巡航开始后,车辆虽然能够通过雷达探测与前车的距离,但是并不能自动减速,而是通过发出警报来提醒驾驶者,让试驾者自己来进行刹车。
1992年,三菱为了提升旗舰的竞争力,在第三代Debonair车型上装备了定速巡航功能,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来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当车距过近时,车辆会对驾驶者进行提示。
随后在1995年,三菱Debonair进行了升级,激光测距传感器换成了测距雷达,并实现了自动减速,但当时的减速还是通过控制发动机节气门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控制刹车来实现减速,使用感受非常不好。
直到1999年,奔驰才在自家旗舰S级上实现了自适应巡航。
编辑点评:最理想的汽车安全就是没有交通事故发生,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明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如今,不少车企相继在自动驾驶领域发力,理论上,自动驾驶功能正是这些主动安全技术的扩展与融合。从现阶段来看,我们的汽车生活离着零事故的理想状态还很遥远,汽车安全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这里做个预告,在接下来的几周,我们将会在对市面上常见的几款配备主动安全技术的车型进行评测,想了解相关评测内容,敬请关注爱卡汽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