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发表题为《要让制造业吃香 不让实干者吃亏》的文章称: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我们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越要警醒制造业缺血的现象,拿出有力措施,提升制造业“获得感”,不让“实干者”吃亏。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在想,轮胎业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吃香?起码不要让轮胎人度日如年,夜不能寐。
近年来,几乎全中国人都知道,干制造业,是又累又苦又难赚钱。尤其是在轮胎行业,简直是苦上加苦。这和近年来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金融领域高回报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
赚钱难、太辛苦是不少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共同感受,有一些企业家甚至觉得做实业有点儿“亏得慌”,因为“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业,真的不太“吃香”。
中国轮胎商务网(www.tirechina.net)走访调研发现,轮胎行业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下降、税费负担较重、综合成本上升等问题交织叠加,让轮胎生产企业“压力山大”,一些轮胎企业辛苦干一年,利润不如一二线城市炒套房,让专注干实业的人们感到失落。
现在,相当一部分轮胎人要么在苦苦挣扎,要么在寻求转业,如此下去,投资制造业的趋势将回落,企业创新的热情也会打折。而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轮胎人,连轮胎上游原材料市场,也是困难重重。
进入6月下旬,本应是海南、云南等地胶农喜迎收获的好时节,然而,从2011年开始的橡胶熊市却让胶农一再“弃割”,今年也不例外。
低迷的天然橡胶价格严重挫伤了胶农的积极性。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橡胶价格严重下跌,目前海南胶农“弃割”现象十分普遍。
“500棵橡胶树,按照每个月割胶10次算,一个月下来总收入才1000多块钱。”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位胶农感叹道。在他的记忆中,已经好几年没有碰上“好行情”了。今年1月份,胶价一度涨到每公斤20多元的高价,令胶农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备受鼓舞,但5月开割之后的大跌行情则令人大跌眼镜。胶贱伤农,背后却是橡胶期货市场的炒作投机和兴风作浪。
振兴轮胎制造业,要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崇尚实业的氛围,建立扎根创新者受益、违规违法者受罚的市场竞争机制,让创新得到回报,让不正当竞争受到处罚。此外,还要坚决改变一些领域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严防投机炒作。
这需要政策措施支持,比如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同时,也要切实解决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
就拿轮胎制造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靠几年前政策支持、从银行借钱建设的,凭借着重复建设、价格优势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其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高污染中小企业,由于最近几年产能一直处于过剩阶段,企业开工率不高,导致他们盈利很少,很难筹集资金改造自己厂的生产线、增添环保设施。现在,这一部分企业已经很难从政府那里要来优惠政策了,在面对去产能、环保政策趋严等新常态下,这一部分企业就剩下了两条路,要么升级改造成为高新技术、高端制造的企业,要么被兼并重组。
而对于终端市场的轮胎个体户来讲,也是怨声载道。
“我是做轮胎的小个体。现在做生意太难。孩子们嫌太受累挣不多少钱,不愿干。现在自已接近50岁体力也吃力了,从补胎充气到自已卖胎28年历程充满艰辛,感到前程眇茫!”
“不想干啦,同行之间不齐心,价格都跌到谷底了,互相残杀,真没劲。”
“做轮胎的,是没办法才干这行。”
“轮胎生意越来越难做,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吧。”
轮胎业“喝西北风”已经好久了!但愿新华社的这篇文章在为制造业正名的同时,也能让轮胎业的从业人员感受到一点温暖,心存一丝期望,才能让大家撸起袖子一年365天的干。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