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们收到通知,又双叒叕有轮胎企业涨价了。
自2017年4月1日起,三角轮胎商用车胎、乘用车胎、工程胎将再次涨价,具体如下:
商用车胎:上调 3% -5%;
乘用车胎:上调 6%-8%(含防爆胎和冰雪地(含防爆胎和冰雪地(含防爆胎和冰雪地(含防爆胎和冰雪地);
工程胎: 上调 4%以上。
据初步统计,算上之前已经公布涨价通知的企业,节后正式涨价的企业至少11家,幅度在3%—10%不等,包括马牌、中策、万力、正新等国内外品牌,而且价格飞涨同样席卷北美、欧洲。
从各大轮胎企业涨价通知分析,虽然措辞有所不同,但理由本质上是基本一致。主要是从2016年底开始,由于橡胶炭黑等轮胎原材料价格飞涨,导致轮胎制造成本水涨船高。众多轮胎企业表示虽然尽力控制成本,但却无法纯粹依靠公司内部的努力来缓解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压力,于是纷纷发布涨价调整通知。综合来看,这次来势汹汹的涨价热潮,用“幅度大,涨价面广,涨价时间集中”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除了涨价通知不是开玩笑外,环保督察也不是开玩笑,轮胎可能面临限产停产。环保督察组4月起将对湖南、安徽、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山西、山东、天津、海南、辽宁、吉林、浙江、上海、福建等15个省进行督察,尤其是对钢铁、煤炭、轮胎等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进行限产。尤其是轮胎生产大省山东,中小型轮胎企业面临着史上最严厉的环保压力。山东省潍坊市已经直接发布通知,橡胶、轮胎行业停产限产。
与此同时,由于供给侧改革发力和环保督察,钢铁、煤炭限产,用于制造轮胎胎帘的钢丝、炭黑等原材料也有一定的价格涨幅。
然而,橡胶原材料最近却迎来诡异的大幅震荡行情。
橡胶期货价格从2016年初的9000多元/吨,一路攀升至2万元/吨,涨幅达122.2%。2017年1月份天然橡胶的期货价格更是涨了26%,创1990年以来新高。从2016年年末开始,轰轰烈烈的轮胎涨价潮已经持续了近5个月,给企业和个体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进入2月,橡胶期货1705却从15日的最高点22310连续一个多月下跌调整,回调幅度超过25%,导致短时间内橡胶市场成交量惨淡,橡胶价格持续走低,目前维持在16500点左右。
一方面是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回调,另一方面又是下游轮胎行业的涨价通知目不暇接,二者相比,宛若冰火两重天。
中国轮胎商务网之前已经持续推出了多篇专题报道,通过走访从业人员,采访行业专家等方式,试图为您提供权威的资讯,解读轮胎行情趋势。虽然市场行情云谲波诡,我们难以完全预测,但有些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如:
1、中国轮胎工业在迅速发展。作为世界第一轮胎生产大国和全球轮胎最大消耗国,也是最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轮胎企业的国际地位也在逐年上升。2016 年度全球轮胎75 强排名中,中国大陆有30 家企业上榜,其中排名最高的中策橡胶位列第10名。
2、宏观上看,轮胎行业产能真的过剩了,未来面临的是残酷的去产能时代。中国轮胎市场已经进入了拼品牌、拼服务、拼技术的“2.0时代”,要高度重视清洁生产和安全运营。
3、当前,轮胎的价格涨幅和原料涨幅间仍存在价差,轮胎厂利润压力不减,尽管目前涨价政策执行情况逐步提升,但终端市场跟进缓慢,代理商资金压力逐渐压制囤货的积极性,市场货源流通速度有所减缓。
4、轮胎行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困难挑战与机遇并存,相信随着低效产能出清、总体产能稳定和终端需求趋向旺盛的态势下,轮胎行业的盛夏会到来。
节后涨价非玩笑,不知该哭还是笑?在此,只能送大家一句话:轮胎行情不要猜,做好风控最应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