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给我看了一份改装清单。清单开头写明了预算五千,然后就列了三样东西:天蝎尾段排气、车身贴画、一对伸缩折叠刹车把离合手柄 。这位朋友的车行驶里程一万两千公里,看完后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朋友不管是骑车年头长短,容易陷入一个改装误区,那就是纯粹的偏向感官体验。改一台车简直就是为了观众或为自己“表演”。而真正应该关心的,更多是你看不见但真正对你有帮助的,比如说——轮胎。
轮胎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是唯一与地面发生接触的(磨膝不算)重要部件,但很容易受到忽视。或者有人压根不知道不同的轮胎不同的特性,轮胎对你的行驶感受和安全性稳定性有着绝对的因素。
先来说说轮胎的基本知识。轮胎属于消耗品,只要轮子一转就开始对其磨损,磨损的速度与很多的因素有关。如果要将轮胎大致分类的话,可以分为有内胎的轮胎和无内胎的轮胎(真空胎)。两者的区别是内胎是将空气保存在内胎内,不要求轮胎与轮缘之间精密接触。即便空气压力低,也不用担心轮胎会从车轮上脱落,导致漏气的情形。真空胎是利用轮毂和轮胎边缘的特殊构造,将空气密封在轮胎内,一定程度的扎胎也不会马上漏光胎内气体,便利性强。一般带有内胎的轮胎普遍应用于越野或穿越车型上,而真空胎多使用在公路或赛道。
没有任何一款轮胎会是十全十美的,厂商为了达到某个方面性能的最大化,在轮胎设计之初就会有目的性的妥协。胎纹和轮胎材质是对轮胎性能产生绝对影响的重要因素。胎纹的形状决定了它的排水性和排开其它杂物的能力,也影响了其抓地性能。因此,选择合适的胎纹非常重要。而胎纹深度代表着轮胎的排水能力和轮胎和不平地面接触的方式。
轮胎的胎纹越多,其排水和应对砂石、不平整路面的能力也就越强。但同样的抓地力也会减弱,因为与地面附着面积减小。
而一点胎纹都没有的光头胎意味着橡胶能够最大面积的和地面接触,在平整干燥的赛道环境下,会带来最好的抓地力。但一旦遇到积水或者砂石的时候,光头胎就会变得非常危险!所以安全考虑,光头胎不可以上路,只能作为赛道轮胎使用。
如果经常在山地或是泥路、雪地、冰路等路面上行驶,则应该选择越野型的宽胎沟和深胎沟花纹的轮胎,因为胎沟深和宽了,在轮子的转动下,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便于排开水和其它杂物,使轮胎更好的与地面接触。
而另一个影响轮胎性能的就是轮胎的材质了,可以分为软性材质和硬性材质。软性材质的优点是达到最佳工作温度之后,抓地力和黏度极强;缺点是达到最佳工作温度的时间较慢,材质太软不耐磨,同时因为黏度高,极易吸附沙子和小石子,从而影响抓地力。
硬性材质的优点是需要的工作温度较低,耐磨,不易吸附路面杂物;不足之处是不容易变黏,没有软性材质那样强的抓地力。两种特性催生出了现在的半热熔和全热熔轮胎,全热熔轮胎几乎全部使用软性材质。全热熔轮胎在达到最佳胎温之后,拥有十分强的黏性,和最好的抓地力。
而半热熔轮胎在轮胎中间使用硬性材质,两侧使用软性材质。现在大部分大排量或运动、巡航摩托车标配的轮胎也都是半热熔的。轮胎中间使用的材质较硬,耐于磨损,而两边偏软,有不错的弯道能力,更适合街道或日常使用。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