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轮胎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真相

2014-11-04中国轮胎商务网

  2014年我国轮胎行业徘徊停滞中在酝酿着变革,当你发现的时候,变革也许结束了。年初形势并不看好,上半年轮胎销售也不佳,但下半年形势似乎没有好转。全年轮胎销量、出口量、利润等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销售额却下降了。进入2015年,轮胎行业乐观的氛围估计还不会消退,业内人士大多对今年轮胎市场的走势保持谨慎态度,但同时也认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应关注产能、市场需求、橡胶价格等变化对轮胎行业的影响。

  到2018年年底,全球轮胎总额将达到15000亿人民币,中国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轮胎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子午化率不断提高,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国轮胎行业呈现高速增长状态。2002年我国轮胎行业收入为486亿元,2013年达到5118亿元,过去10年我国轮胎行业收入增长了近10倍,过去10年我国轮胎行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4%。国际轮胎行业主要存在三类参与者:3家全球巨头普利司通(Bridgestone)/米其林(Micheline)/固特异(Goodyear),占据全球39.36%市场份额;15家左右区域龙头,包括德国大陆(Continental)/意大利倍耐力(Pirelli)/韩国韩泰(Hankook)/芬兰诺基亚(Nokia)/印度阿波罗(Apollo)/中国中策等,占据全球37.41%市场份额;第三类企业为中小规模轮胎制造商,大约有130-150家,占据全球剩余23.23%市场份额。全球轮胎前十大占据64.32%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高。

  图1:2012年全球轮胎市场份额

  另外:

  (1)亚洲、欧洲和北美三足鼎立,世界轮胎工业重心正逐步向亚洲区转移

  据统计,2012 年全球轮胎市场销售额为 1,872.5亿美元,与 2011 年基本持平,其中世界轮胎 75 强实现销售额 1,797.5 亿美元。

  从区域看,亚洲、欧洲、北美是世界轮胎行业的主要生产区域和消费区域,按照企业总部所在地,2012 年世界轮胎生产企业销售额 75 强分布图如下:

  轮胎工业属于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劳动力成本影响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而言,亚洲地区具有低廉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且生产轮胎所需原料、制造装备已经形成规模,全球轮胎工业的重心和投资正向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转移。1998-2012 年世界前三大轮胎制造厂商的市场份额从 54.9%下滑到 39.4%,同期世界轮胎 75 强中的中国制造商(含台湾)的全球轮胎市场份额从 5.4%提高到 17.1%。

  世界主要轮胎制造商的1998年及2012年全球轮胎市场份额变化对比如下:

  (2)轿车胎主导世界轮胎市场

  汽车轮胎是轮胎工业的主导产品,轿车胎占据全球汽车轮胎的主要产量,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在欧美等成熟发达地区,轿车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有着庞大的私人轿车消费市场,属于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在中国、印度等亚太国家地区,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轿车已从奢侈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变,未来潜在的私人轿车消费市场空间巨大。

  (3)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

  全球轮胎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国际大型轮胎制造商引导,特别是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三家公司组成的“第一军团”,尽管近些年来所占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仍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遥遥领先其他轮胎厂商。据统计,2012 年这三家企业的销售额合计达到 736.97 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 39.4%;销售额排名前十位的轮胎制造企业销售额合计达到 1,210 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64.62%。由于轮胎行业固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预见未来轮胎企业会延续大型化和集团化趋势。

  (4)研发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为增强创新能力,世界主要轮胎制造企业都在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研发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加,轮胎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比较突出的行业创新是在二十世纪末,领先的制造厂商发起了一场全自动轮胎生产技术革命,研发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使得轮胎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5)世界轮胎巨头非常注重品牌建设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世界著名轮胎厂商十分重视品牌的建设和推广,通过参加全球汽车展览会和橡胶产品展览会、赞助 F1 顶级赛事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所产轮胎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全球轮胎市场竞争中,世界著名轮胎厂商依靠品牌影响力占据了高端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

  图2:全球前十大销售额及排名(亿美元)

  世界轮胎工业产生早于汽车产业(早期主要为马车、自行车配套),却伴随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其传统制造中心也聚焦欧洲、美国和日本这三大汽车市场,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w品w牌w,主要包括英国邓.禄n普(Dunlop)、美国费尔斯通(Firestone)、美国固立奇(Goodrich)等。进入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向欧美扩张,作为其主要配套的日系轮胎制造商也逐步通过并购进入欧美市场,并掀起一场全球轮胎制造业并购高潮,其中以普利司通收购美国第二大轮胎生产商费尔斯通案最为著名。普利司通因此获得后者10家美国工厂、12家海外工厂、1500家直营连锁门店和数以万计的经销商渠道资源,最终成为全球最大轮胎制造商。经过此轮整合全球前三大轮胎制造商市场份额由70年代的30%骤升到80年代末50%。

  图3:1979年全球轮胎市场份额

  2000年以后,亚洲(除日本外)逐步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轮胎消费和制造中心,并促进中国、韩国和印度主要区域龙头发展迅速。除中国外,韩国韩泰轮胎以年均23%的增长率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七大轮胎制造企业,并已经在中国、印尼、匈牙利和美国建成/计划投建6个生产基地;印度轮胎制造商阿波罗于2012年宣布收购美国第二大轮胎制造商固铂轮胎,一举进入全球前十大轮胎。预计,未来将掀起新一轮由新兴国家龙头主导的全球轮胎业并购重组高潮。

  高速发展伴随产能过剩,集中度降低、同质化严重: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十年实现了年复合18.8%的高增长,但同时也积累了集中度降低、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等弊病。2008-2012年中国轮胎行业CRS10从36.26%下降到28.7%,远低于2012年同期全球水平64.3%;2012年中国平均全钢项目开工率为70%,半钢项目开工率为85%,开工率分化严重,高端合资工厂开工率在100%以上,而低端工厂开工甚至低于50%;产能集中于中低端品牌,2012年消费者认同的前十大轮胎品牌仅有2家中国品牌入围。

  图4:2008-2012年中国轮胎行业CRS10

  2008-2011年的产能高速扩张导致了2012年以后的开工率下滑和业绩分化,具有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的行业龙头得益于高开工率和低原料成本而业绩靓丽,而忽视品牌质量盲目扩张的低端生产商则因销售瓶颈而处于微利甚至亏损边缘。2012年赛轮股份收购沈阳和平轮胎拉开行业洗牌序幕。2013年又先后发生了双钱股份收购新疆昆仑轮胎和赛轮股份收购金宇实业的并购重组事件。受益于以上并购重组,预计2013年中国轮胎行业的CRS10将回升到30.64%,同比上升2.9%,迎来集中度拐点。

  由于轮胎产业兼具消费品和周期品的特点,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在产能过剩时对市场份额起到关键作用,而原材料成本又是决定产品毛利的主导因素。我们预测,未来1-2年内整体产能过剩和原材料价格低位徘徊的格局不会改变。受益于此,具有品牌、渠道、技术优势的行业龙头优势将会进一步加强,业绩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轮胎行业的并购重组序幕刚刚开启,未来集中度可能逐步上升。

  轮胎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占总成本的70%以上。我国天然橡胶主要依赖进口,自产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全球前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通过产胶国联盟影响全球价格;而国内合成橡胶主要产能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手中,虽然近年有部分民营企业进入,但行业CRS10高达100%,远高于轮胎行业。轮胎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控制力较弱,在原材料快速上涨的阶段无法及时转嫁成本,对毛利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国际三大轮胎巨头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均通过建立强大的上游原料生产能力,减少中间环节不确定性因素,以确保原料稳定供应,平抑风险。例如固特异拥有合成橡胶产能77.5万吨/年,位居全球第四;米其林在东南亚和非洲拥有约15万吨/年的天然橡胶加工能力;而普利司通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面积天然橡胶种植园利比里亚费尔斯通橡胶园,总面积约3.6万公顷,年产天然橡胶82万吨。

  2013年我国轮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行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变动情况

  2013年我国轮胎行业总资产同比2012年增长了16.00%;轮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0.64%;轮胎利润同比增长了24.69%,近几年,我国轮胎行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1-2013年中国轮胎行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情况

  2)规模以上企业分析

  2013年我国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565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达到46家,亏损企业占总企业数量的8.14%。近几年我国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1-2013年中国轮胎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以及亏损企业情况

  3)行业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占销售收入比率情况

2011-2013年轮胎行业三费增速变化以及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

行业三费增速变化
销售收入同比
销售费用同比
管理费用同比
财务费用同比
2011年
30.40%
17.11%
16.11%
26.12%
2012年
14.51%
28.63%
18.69%
47.05%
2013年
10.64%
13.93%
17.96%
0.06%
行业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
三费比率
销售费用比率
管理费用比率
财务费用比率
2011年
6.38%
2.37%
2.80%
1.20%
2012年
7.12%
2.67%
2.90%
1.55%
2013年
7.24%
2.75%
3.09%
1.40%

  4)行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分析

  2011-2013年中国轮胎行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情况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
14.22%
12.43%
14.48%
销售利润率
4.72%
5.95%
6.71%
资产收益率
6.51%
10.10%
8.71%
偿债能力
负债率
60.49%
57.63%
54.83%
亏损面
9.67%
8.94%
8.14%
利息保障倍数
5.25
5.41
6.23
营运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12.25
12.91
12.1
流动资产周转率
2.82
2.92
2.83
发展能力
应收帐款增长率
36.23%
8.63%
18.00%
利润总额增长率
19.57%
44.31%
24.69%
资产增长率
17.99%
15.87%
16.00%
销售收入增长率
30.40%
14.51%
10.64%

来源:轮胎商业网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