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批来自贵州省的70套轮胎快递到了位于山东青岛市的国家轮胎及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轮胎中心),记者现场看到装有两辆中型集装箱车的轮胎到货,而送样的却只有物流师傅。轮胎检测完毕后,检测报告与剩下的样品也会通过物流的形式再返回贵州的客户手里。企业不出厂门,就可以送样,轮胎中心不需要走出实验室门,就可以收到委托业务。这种“门对门”的服务方式已经延续了10多年。正是凭借着超前的服务理念和贴心的服务方式,国家轮胎中心逐渐发展壮大,依靠其先进的技术实力和一流的检测质量,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客户。
青岛市质检所橡胶轮胎部副部长何宁向记者介绍了“门对门”服务的起因。他说早在10多年前,国家轮胎中心还只是质检所的一个橡胶轮胎实验室,一些外地企业到实验室送样品时,由于对青岛的路况不熟悉,找路很费周折。再加上轮胎产品的特殊性,小到摩托车胎、大到上吨重的工程胎,运输也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验室就主动与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联系,签订运费折扣协议,由中心付费,来解决企业的送样困难。
何定说,2000年的时候,物流业远远没有现在发达,他们最早与美国的一家物流公司合作,后来又试着寻找愿意接单、价格便宜、能刷公务卡、能跑很偏远地方的其他国内物流公司谈合作。这种模式发明以后,距离就不是问题了。企业将业务需求,通过电子邮件与实验室进行洽谈,当双方确认业务实施流程没有问题后,样品交由物流公司;检测完成后,退样及报告的传递也是由物流公司承担。“国家轮胎中心成立以后,也一直沿用着这种‘门对门’的服务。”何宁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的业务涉及全国各地,北至黑龙江,南到贵州、福建,西至甘肃,除国内轮胎企业外,世界著名轮胎品牌在国内的生产厂也与之有合作。每年有数千条轮胎来往于企业与实验室之间。因为国家轮胎中心承担国抽、省抽和市抽的任务,抽样人员远赴全国各地抽样以后,也是将轮胎样品稍做集中,再通过物流快递回中心。“门对门”的业务往来形式既是现代网络技术与物流服务的完美结合,又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轮胎中心能够依靠创新服务方式赢得客户满意的竞争优势的体现。
“门对门”是服务形式,而客户更为看重的是国家轮胎中心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多年来,轮胎检测实验室秉承“科学、公正、服务、进取”的质量方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饱满的服务热情,在全面完成国家和政府交办的各类监督检验任务的同时,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打造质量监督检验的服务品牌。
据何宁回忆,1999年,国家轮胎中心还只是一个由质检所投资200万元,拥有两个工位、5个人的轮胎实验室。15年来,该中心一直坚持以创国内一流实验室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开展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人员素质、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实力,加强内部创新能力,使检测分析技术形成开发、应用、储备的良性循环。从强度、高速、耐久等基础安全项目的检测到轮胎刚性、压力分布、导电性、滚动阻力、TKpH值等技术研发性项目的检测,逐渐得到国家和行业的认可。轮胎实验室于2002年取得国家认监委的首批授权,承担CCC轮胎产品的认证检测业务;2004年取得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授权,承担汽车轮胎召回的检测鉴定。2005年获批筹建国家轮胎及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8年成立全国带轮与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摩擦型带传动分技术委员会(TC428/SC3)秘书处;2009年成立全国重点监管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委员会橡胶及原料检验方法专业工作组(SAC/TC 374/WG 27)。目前,该中心已成为拥有30多人、设备原值2000万元的国内领先的轮胎检测中心,每年检验轮胎3000余批次,在轮胎行业中具有全国先进技术水平,能够指导和解决全国相关领域技术疑难问题,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信息。
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是国家轮胎中心向汽车厂商、轮胎厂提供的一款私人订制的服务。轮胎道路磨耗试验简称路试,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轮胎的耐磨程度,并观测到试验轮胎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反映的现象,例如轮胎和车辆是否匹配、轮胎的磨损是否正常。经过摸索和试验,国家轮胎中心逐步完善并熟练掌握了测试方法,严格测试条件,为汽车厂、轮胎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使其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轮胎的使用寿命和综合性能。目前,上海通用和长安福特的车型均已在该中心进行道路磨耗试验,也成功地为米其林、固特异等国际知名企业完成了道路测试,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把国家轮胎中心建设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实验室,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何宁告诉记者,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国家轮胎中心从山东省内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从企业走向认证检验机构,拥有双星、玲珑、三角、徐工、中策、固特异、米其林、HQC、CQC、TUV等国内外高端客户群。下一步,国家轮胎中心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强化国际合作,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打造检验品牌,向国际一流的实验室迈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