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奖赛周四,倍耐力的欢迎晚宴前,我们有幸与很小的一组媒体一起询问了倍耐力的赛事总监Paul Hambery一些问题。但显然保罗回答也很谨慎,一直到了中国大奖赛前,在“VIP围场参观环节”,我才获得机会向陪同我们的工程师Anthony问出自己一些真正关心的问题。
1 新规则的挑战所在
-今年轮胎最大的挑战在于打滑,由于扭矩增大,下压力减小,几乎在每个档位轮胎都会出现打滑现象。目前最大的挑战是纵向承受的力,而不是横向承受的力
2 大雨胎,已经尽力了
-目前倍耐力全雨胎的排水速率已经可达65升/秒,但阻碍雨战安全性的已经不是将轮胎下方的水排出,而是当你每秒向后车撒65公斤水时,后车什么都看不见了。所以,倍耐力处于两难的处境,排更多的水,反而更不安全。
3 两款轮胎的差距在1.5秒,但……
-理论上,软胎和中软胎在中国的差距高达1.5秒,但这是单圈差异,随着Stint试跑,差距会显著缩小。此外赛道相对低温,也能缩小2款轮胎的差距。在上一站当汉密尔顿防守罗斯伯格的时候,德国人显然没有这么大的优势。
4 上海站的策略本该是软-软-中软
-周日赛前,Anthony 坚信最快的比赛策略是软-软-中软,甚至跟我打赌肯定会有车队坚持1停策略。
5 倍耐力也有省胎传奇
-过去几年倍耐力总是与轮胎磨损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90年代初,他们征战F1时,却是以耐磨著称的,Jean Alasi 最引以为傲的防守塞纳25圈的比赛,当时他的泰瑞尔赛车搭载倍耐力赛车可以用一套胎跑完比赛——当时的规则同样不允许比赛中加油,就这样比赛中,他领先使用固特异的塞纳。
6 新闻官Roberto
-倍耐力的新闻官Roberto,此前是意大利Sky体育的主播。在20多年的F1报道经历中,他印象最深的比赛是1987年的银石大奖赛,这里我卖个关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出来看看。周四的倍耐力活动结束后,我给他打了车——送他去了……
7 索伯的优势
-2011和2012赛季,索伯享有轮胎保护的优势,除了悬挂设置外,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他们的空气动力性差,对轮胎的压力小,自然也就能保护轮胎了,“但这几年轮胎越来越硬”,索伯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8 大车队的压力
-确实空气动力性不好的中小车队强烈要求较软的轮胎,这可以限制类似红牛发挥全部空气动力优势。倍耐力也想这么做,但不幸的是,我们这项运动由4支大车队主导技术走向,而他们则一致要求更硬的轮胎。
9 P-Zero Trofeo
-这不是广告,P-Zero Trofeo是倍耐力专为高性能车型研发的轮胎,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可以应付日常使用,还能在赛道日活动中表现的如热熔胎一般的抓地力,并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坚持挺长的公里数——但加了R以后,一个赛道日也就该换胎了。
10 轮胎工程师的日常生活
-当得知我为EVO China工作后(我的Pitpass上的工作机构),Anthony立刻变魔术一样的拿出了最新一期英文版EVO让我签名,并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看过每一期的杂志。Anthony自己开保时捷,但生活中从来不去参加Trackday——因为他心疼轮胎,他强调自己每条车都使用倍耐力轮胎。
还有一件同样重要值得大书特的是,倍耐力的Paddock Club招待棒极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