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制度下的轮胎技术与发展”之二
“绿色轮胎”产业化,已成为中国相关行业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这是根据“绿色轮胎”产业研究调研项目对国内部分轮胎企业、汽车生产 企业、交通运输单位及相关的科研、试验研究单位等进行多方面调研,从产品指标、生产工艺及装备、原材料应用和能源环保等方面分析,并结合行业内部的多次交 流,以及考察了国外在“绿色轮胎”方面的开展情况后,得出的结论。
企业大多倾向在中国实施轮胎标签制度
在中国实施轮胎标签制度的调查显示,10家中国代表企业均倾向于实施轮胎标签制度。
调查研究认为,在轮胎噪声方面,目前出口欧盟的各类产品基本上都能达到第一阶段要求,但部分轮胎花纹受到限制,要达到欧盟第二阶段 标准,则绝大部分轮胎花纹方面都需要改进和提高。而在国内使用条件下,尤其是C3类产品中,还很难兼顾轮胎的噪声要求,在轮胎滚动阻力指标方面也存在着同 样的情况。
在轮胎湿地抓着力方面,中国绝大部分产品都表现得比较好,有相当部分的产品甚至已经达到了A或B级水平。值得重视的是,由于轮胎噪声指标的需要,花纹的改进将会大大影响轮胎的湿地抓着力性能。因此,兼顾和改善这三项指标,技术难度依然很大。
总体而言,对C1类轮胎而言,历经2012年-2015年三年左右时间,对该类产品通过质量改进,大部分国内使用的轮胎都可以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要求,至2018年达到欧盟第二阶段的所有条件。
对C2和C3类轮胎而言,国内受环境的影响推广并不乐观,历经三年至五年时间,国内使用的C2类轮胎,50%以上可以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要求,至2020年,国内使用的C3类轮胎,50%以上可以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要求。
“绿色轮胎”在中国产业化尚存困难
工艺及装备方面,包括低温连续炼胶、充氮硫化等新的硫化工艺、半制品的预硫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等新技术,已经在部分企业和新建项目中开展,但整个行业目前的工艺装备与国际先进企业比较,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整体性上还不够合理。
原材料方面,“绿色轮胎”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国产化水平还不高,部分关键技术有待于改善,不过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要全面实现绿色生产,在国内推行与REACH类似的要求,一些大企业早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但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和生产成本将是考验。
能耗及环保方面,根据调研结果,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能达到目前规定的限定指标,新建项目也都能达到规定的准入标准。但有近半数企业无法达到按绿色生产目标提出的先进指标。此外,由于企业使用新能源的方式不一,统计口径需要进一步统一。
目前,国内自己的绿色轮胎试验及认证条件尚不具备,主要是缺少必须采用道路试验的轮胎试验场。尽管现在已经有这方面的积极行动,但从实施到验收,到资质的具备,需要较长时间,必须进一步加快进程。
(此报告改编自2013橡胶技术高峰论坛“标签制度下的轮胎技术与发展”,作者为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所长钱瑞瑾)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