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营销中心 专业评测 正文

2013年中国橡胶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2013-03-15中国轮胎商务网

  过去的几年,铜、锌、钢材在中国一直被用作融资工具。但如今橡胶融资的粉墨登场却引发市场对橡胶库存激增的担忧。

  据《2012-2016年中国橡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作为将中国橡胶库存量推至3年新高的元凶,融资交易的动机和原理并不复杂基于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较去年大幅提高的预期,交易参与者一致认定大宗商品及相关资产的价格也将在今年相对应地上涨;其中的价差空间也就成为该类交易活跃的源动力。在中国东部的橡胶贸易中心青岛,橡胶库存已高达328,000吨。

  然而橡胶交易商们面临的却是一个并不美好的明天: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且橡胶消费缩水的潜在风险威胁着他们翘首以盼的利润。如果汽车销售增长低于早前的预期,来自轮胎市场的橡胶需求将不可避免地遭到拖累。这无疑会让橡胶价格承压走低,进而迫使投资人止损出局:卖出存货,避免更大的损失。有橡胶分析师表示:“这一潜在风险因素将在将在今年二、三季度越演越烈,并将严重削低银行抵押品估值。”

  根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PRC)的统计数据,中国早在去年生产和进口的橡胶总量已高出需求近340,000吨,不难看出中国橡胶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现状。其中,橡胶进口同比增长18%,达到340万吨。在青岛囤积的橡胶总量估值已接近十亿美元(约62亿人民币)。据交易商透露,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库存量,相比去年4月145,000吨的存货,今年这一数据更是高出一倍有余。上海期货交易所表示,其中用于期货合约交割所库存的橡胶为10.2万吨。

  储存期短成难题

  在抵押交易中,借款人用信用证去购买商品,并用抵押品向银行贷款,保证3-9个月内还清。抵押橡胶贷款的问题在于橡胶最多只能存货6个月,之后就必须进行再次检查以保证质量,特别是那种用来制作轮胎的橡胶。橡胶积压的时间越长,其质量恶化所带来的贬值风险就越大。

  银行为降低橡胶贷款风险,通常只会贷给借款人等同于抵押的橡胶价值50%的额度;而对于像金属这种不易腐坏商品,则会贷出抵押品价值至少80%的额度。另外,针对橡胶和食品这种容易腐坏的商品,银行会请专业抵押品管理人去审查库存并监控市场。

  据中研普华《2012-2016年中国橡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所有银行在青岛积压的橡胶总价值达到2.6亿美元,其中一半的橡胶是贷款抵押品。借款人最终只能得到抵押品价值金额一半的银行贷款,对于2012年银行贷款总额67.3万亿元来说是沧海一栗。

  目前国内外各大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渣打银行,澳新银行都竞相开展商品抵押贷款业务,但他们是否接受橡胶抵押暂不确定。而银行对橡胶抵押品的“特殊待遇”无形中加大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一些泰国,印度尼西亚的顶级橡胶供应商也开始提高警惕,只与固定买家交易,并要求首付款。

  汽车销量不给力

  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为1930万台,同比增长4.3%,仅为中国汽车生产协会(CAAM)年初预测值的一半。2012经济增长缓慢,中日关系的紧张打击了对日系车的需求,同09,10年30%的汽车销售增量相比暗淡了许多。

  中国汽车生产协会预测2013年汽车销量增长幅度为7%。如果汽车销量持续无突破式的缓慢增长,轮胎制造商不得不在新一轮采购之前去处理掉现有积压的库存。尽管2013年1月中国进出口量增加和新增借贷量激增,但经济学家认为数据受2月初农历新年影响较大,应理性解读1月的增量。

  中研普华橡胶行业分析师预测2013年橡胶的消费将达到5%的增幅,低于去年的预测值7%,2012实际数值暂未公布。有分析师表示:“2013中国的橡胶需求仍会增长,但价格仍处在压力下,原因在于橡胶供给的增幅仍将大于需求量的增幅。”

来源:中研普华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