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欲跻身世界前10强
秋涛路上,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大门口,那块沉淀着历史的朝阳轮胎广告牌赫然入目。这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工厂,每块砖头里嵌刻着深深浅浅的记忆。
厂区不大,有点像迷宫,除了留出2车道让汽车通行,空余的地方都造起了厂房。一家年销售310亿元的轮胎企业,仍然恨不得每块土地都能“榨”出盈利点来。
上半年销售额146亿,中策橡胶要冲全球十强
“今年我们要挤进全球十强,5年内,我们要挤进世界前五位!”2000年正式掌舵中策橡胶的沈金荣,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2009年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讲这句话时掷地有声。
半夜1点多,中策橡胶董事长沈金荣批完当天最后一个文件。早上8点,他又出现在办公室,照例忙得脚不沾地。从中午等到了下午3点多,记者终于“逮”到他进行采访。
“我们工厂100%开足马力,产销率还在105%左右,就是生产100个轮胎,市场需求105个。通俗点讲就是供不应求。”沈金荣说,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7.09%。为适应扩大产能的需要,中策的2个新厂已经开工,今年年底前,中策将完成全部搬迁。秋涛路厂区实在容纳不下了,否则这块风水宝地,还真有点舍不得。
窗户外,阳光刺眼,沈金荣自言自语:“等工厂全部搬过去,工人们就不用忍受这酷暑了。”
建新的工厂,沈金荣特别舍得花钱:“我要让我的员工能够穿着白大褂在车间工作。”
老厂区空余土地都盖了厂房,因此就算鼓风机呼呼吹,车间还是不通风,闷热难耐。
“新工厂车间里,有恒温控制系统,我们引进的都是全球一流的生产线。”沈金荣说,虽然大经济不景气,一些卡车生产企业减产甚至停产,私家车销售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经过这几年的转型升级,朝阳轮胎已经从单靠卡车轮胎市场,转移到以私家车市场为主,同时,出口和内销并重。
轮胎企业是用电大户,轮胎制造工艺流程中,炼胶环节是最耗电的,在新工厂,中策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收集起来用来发电,然后再供给车间使用,产生的蒸汽再用来做动能。
“我们轮胎的平均耗能只有行业的一半。”沈金荣说,能源成本占整个轮胎成本大约30%左右,节下来的能源就是利润,现在行业利润只有3%,这也正是为什么轮胎越做越薄的原因;而我们做高端产品有5%左右,节约下来的能源也是利润,因此投入虽然大,但回报也很大。
当记者问起为何整个行业不景气,中策的产品却供不应求,沈金荣告诉记者:用最好的技术、最新的设备、最好的材料、最低的能耗,做最适合当年市场的产品。
如今,沈金荣忙得停歇不下来——江苏的生产基地已经动工,海外800亩基地马上就要审批下来。“哪种轮胎遭遇反倾销,我们泰国工厂就生产什么。”他淡淡地说。
高大姐的选择:收入稳定条件好,小孩进幼儿园不用操心
离秋涛路厂区车程约一个小时的下沙,中策橡胶的2个新厂已经开工,今年年底前,中策橡胶将完成搬迁。由于中策橡胶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员工福利,悄悄地,2000多名原本务农或从事服务业的小伙、姑娘,经过中策严格地筛选,成为了产业工人。
高大姐是江苏人,今年三十出头的她,过完年后来到杭州开始了她的打工路。
开始的一个月,她在下沙的一个小塑料厂工作,每天工作10个多小时。塑料厂的气味很浓,干了一个月,高大姐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她听别人说下沙有个新开的轮胎厂待遇不错,于是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来到了中策橡胶下沙新厂面试。经过三个星期的岗位培训,高大姐成功通过了上岗考试,成为了裁段(把新制成的轮胎片裁成需要的条状)岗位的员工。
4个月的工作干下来,高大姐很开心:“这边条件好,还有空调可以吹。和之前的工作比起来差别太大了。”高大姐说,之前在塑料厂每天干得累得慌,但一个月下来工资只有2700元不到,现在她的工资快到3500元了,“我的工资比老公的还高,这边现在还在招人,我还打算让老公也来这边考考试,看看能不能留下来工作。”高大姐笑着说。
问她今后有什么打算,高大姐表示,考虑会一直干下去,因为环境和待遇都不错:“这边还有个员工幼儿园,也比较方便,我孩子3岁了,打算明年稳定下来就把他接过来。”
像高大姐这样的新员工,在中策橡胶的下沙新厂今年不少。下沙新厂综合管理办公室的慕主任做了个粗略统计。他说,在今年上半年新厂区新招2000多名员工,女员工的比例增加不少,大概占了35%左右,平均年龄在25~30岁,高大姐算是“大龄”了。
从来没带过女徒弟的许文涛,上半年一下带了4个
今年上半年,许文涛带了4个女徒弟,这是他之前想都想不到的。
他告诉记者,以前带的徒弟很少有女的,因为这个工作要靠体力,以前干这行几乎清一色“和尚头”。现在,由于机械化生产,对知识、技术的要求更高,对性别的要求不那么明显了。加上企业势头良好,不断扩招,车间里的女同胞渐渐多了起来。
公司的员工多起来,身边女徒弟的面孔多起来,今年26岁的许文涛就是这样看着公司一天天变化,一步步发展的。
从2005年进厂月工资不到1600元,许文涛现在每个月的工资已经涨到了4500元。单身的许文涛笑说:“工厂发展好,今年4月份又涨了一次工资,每天吃的也不用花钱,我已经准备在杭州买房了。”
对于这些长期蹲点在生产一线、整天埋头和机器打交道的工人来说,他们对宏观经济环境说不出什么道道,对经营数据也一知半解,但对企业的小环境却十分敏感。工资加了,活儿忙了,身边的新同事多起来了,起码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红红火火。
许文涛告诉记者,他上半年一共带了10个左右的新员工,自己所在的组这半年来每个月都会2到3次派发新员工来见习,每次班组都要接纳4个左右的新员工。“带的徒弟比以前在总厂(秋涛路厂区)多了不少,以往一个月差不多就带1个,半年最多带5个新徒弟。”同时,他还表示,现在机器对人的知识要求高了,徒弟的整体质量明显上去了,“现在我带的新徒弟都是大专毕业的,很年轻,都是22岁左右。以前是半手工,对文化水平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由于扩大了招工,尤其是在女性比例上的招工,工厂还特地为女员工找了一些适合的岗位。“之前厂里男性员工占了大多数,好多的光棍呢,厂子发展起来就不得不为员工的个人问题多考虑一些呢。”慕主任幽默地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句大实话。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