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曾多次报道由轮胎引起的各类维权纠纷,轮胎损坏的原因究竟为何成为争议的焦点。消费者认为,轮胎长时间使用后发生磨损、鼓包现象可以理解,但现在很多往往只行驶了两个月、2000-3000公里的轮胎就发生漏气、鼓包现象是不能理解的,定然是轮胎存在质量问题。由于目前能够进行轮胎质量检测的地方多只有轮胎生产企业,因此,在鉴定轮胎损坏原因时存在不透明性,“客户使用问题”这样普遍的鉴定结果令消费者难以信服。
汽车上的轮胎是需要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的。在长期使用后由于磨损、老化、疲劳及机械损伤等,其机械性能已大打折扣,不能满足车辆高速行驶的需要,它会在高速行驶中突然爆胎,容易产生重大交通事故,后果十分可怕。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一些轮胎企业明知道质量鉴定需要不少费用,而且很多地方也没办法做鉴定,就直接将皮球踢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知难而退,不了了之。”显然,这不是一个成熟企业的做法。据了解,一条轮胎的更换费用在400元左右,更换4条也不过1600元,而检测一次的费用就达到2000-3000元,两相比较,消费者只能自己承担更换费用。消费者和经销商之间此消彼长的斗争中,轮胎的质量问题是双方真正面临的问题。
建议车主在上路之前,特别是高速公路,一定要仔细检查轮胎是否正常,确保它的安全性。如本案,当感觉车辆存在可疑现象时,应立即靠边停车检查,如发生故障时建议立即报警,在警方到场的情况下拍照取证。如有条件可直接送当地质检部门备案,以作维权之用。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