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轮胎“设防”
轮胎作为汽车“外露”部件,容易遭到“黑手”,给车主带来经济损失和麻烦。南宁车友小欧居住在江南某开放式小区,不久前他的雪铁龙轿车一夜之间少了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都是右轮,靠近围墙一侧。右边轮子不翼而飞后,垫了石块,车子从左侧根本看不出异样。小欧说,小区管理松散,外人可以随意出入,他担心车辆被盗,已经安装了车头锁和GPS定位,但百密一疏,轮胎还是没保住。他询问4S店后得知,这两个轮胎(包括轮毂)需要2200元。
小欧总结教训说,首先是停车处没有监控探头,加上车身右侧没有贴近围墙,留下宽约1米的地方“方便”了不法分子作案。就此情况,记者咨询民警后了解到,车辆过夜停放,应尽量停到专人管理区域。如果条件不允许,车辆靠路边停放时,尽可能靠近路肩,这样可不给千斤顶留下支架空间,并且阻碍轮胎被取出。
到市面上选购几颗防盗螺丝,价格在数十元左右,也能起到不错的防盗效果。防盗螺丝花纹与原车螺丝不一样,需要有配对的小扳手才能扭动,这样能给“黑手”们增加难度。
有车友询问:轮胎被盗是否可以申请保险赔偿?记者向某知名汽车保险品牌咨询获悉,轮胎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对方进一步解释说,轮胎被盗或遭遇刮擦和爆胎的情况,都不属于保险责任。一般而言,“全险”范围并不包括轮胎,“全险”是指车损险、交强险和全车盗抢险等。而针对车友询问“轮胎被盗是否属于盗抢险”的问题,另一家保险公司介绍说,盗抢险指的是整车盗抢。如果一定要给轮胎上保,只能通过“零部件附属设备被盗抢险”。据了解,该险种只要个别保险公司设置有,并且投保的车主很少。
防损
轮胎小“伤口”不能忽视
相信很多车友在靠边停车时,都有轮胎与水泥路肩“亲密接触”的经历。11月4日,在南宁望州路更换轮胎的邓先生就因多次“不小心”,导致右侧轮胎提前报废。他所住小区道路狭窄,停车不易。不久前他一次晚归,没有看清路肩就直接压了上去,第二天取车时才发现轮胎没气。一检查,看到了长约4厘米的“切口”,最后只得手忙脚乱换上备胎。记者看到,轮胎的侧面有一道歪斜的口子,能看见轮胎的钢丝。店主说,这样的“伤口”无法修补,只能换新轮胎。
轮胎专家介绍说,汽车右前轮破损,十有八九是停车时刮蹭和冲撞造成的,因为该区域处于驾驶员的视觉死角。汽车轮胎正面结构为钢丝束带层,而侧面结构则是尼龙束带层,比正面要薄得多。试想轮胎和尖锐的路肩多次碰撞后,再好的轮胎也会“罢工”。即便不被划破,也容易造成侧面鼓包。
轮胎侧面擦伤对安全行车影响很大,高速行车容易造成爆胎。提醒车主,即便只是指甲大小的“伤口”,也要重视,建议到正规的、专业的轮胎维修店进行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资深驾驶员老梁给新手车友提供几个停车小技巧。车友测试自己的车身,在距离路边20厘米停好后,看道路右边线位于雨刮器的什么位置。找好参照位置后,下一次停车就能避免抓瞎。其次,车友把握不准时,可下车看一眼再行动;路边停车最好倒车停放,这样就可以利用倒车镜观察距离。
保养
合理使用延长轮胎寿命
很多车友认为,观察轮胎是否到达磨损极限,是看轮胎花纹是否被磨掉。实际上这种办法并不科学。正确的做法是看磨损标记。目前市面上的轮胎都有专用的磨损标记,如一款美系轮胎用三角形标记;另一款日系轮胎在沟槽底部设置有凸点,也就是当花纹磨损到这个凸点时,表示应该更换轮胎。无论是什么标记,都遵循我国轿车用的轮胎斑纹磨损极限为1.6毫米的标准。
11月7日,记者在南宁万里汽配城一家轮胎店看到,一名驾驶吉利汽车的车主正在换轮胎,他卸下的轮胎已经使用了6万多公里,轮胎上的花纹已经磨损全无,就连沟槽中的凸点也磨去了一半。车主说,他一直没留意轮胎寿命,只是在几个月前感觉轮胎上坡和雨天经常打滑,并且耗油从原来的10升/百公里,上涨到12升/百公里。店主提醒说,过度使用轮胎,导致轮胎抓地力降低,不但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还容易发生爆胎,引发交通事故。
如何合理使用轮胎?轮胎专家指出,首先要确保轮胎气压在正常范围内。小轿车通常都标有标准气压值(在车门内侧),一般在2.5bar至3.0bar之间。车主如果发现轮胎两边磨损过大,有可能是因为充气不足造成。如果轮胎中部过快磨损,则有可能是充气过多造成。随后给记者展示了一条胎面出现锯齿状磨损的轮胎,这类磨损的原因是车主更换新轮胎后,四轮定位调整不当,又或者是悬挂系统有故障,导致轮胎滚动不规律,出现破损情况。建议车主换胎后,哪怕是同型号轮胎,也要做四轮定位。
如何在驾驶中保护轮胎?网友“骆骑神”说,城市中的道路不时会有坑洼,实在躲不过就径直驶过去,不要慌张转弯,否则除容易造成翻车外,轮胎侧面挂到坑洼的伤害比直接碾上去要严重得多。南宁一家4S店维修部的技师指出,轮胎经常换位有助于轮胎的均匀磨损,延长轮胎寿命。车主行车时不要经常做急加速、急制动和急转向等不正常行驶,以免引起轮胎急剧变形,导致磨损过快。同时尽量不要让车辆超载,加大轮胎负担。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