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2011年11月21日 – 截至目前为止,本届F1大奖赛已历经18场激烈角逐,完成了5488公里的超凡旅程。在F1长达61年的历史中,由倍耐力独家供应轮胎的本届比赛以最多的超车次数著称。本周,在巴西圣保罗具有传奇色彩的英特拉格斯赛道上,倍耐力19年后重返F1赛场的首赛季将上演非凡的收官之战。这里曾有过无数极富戏剧性的比赛精彩镜头;而如今,倍耐力携两款新轮胎,将在该赛道上创造更多的奇迹。
即将在本周五进行的两场自由练习赛中,车手将使用两套额外的试验性硬胎。今年年初,在西班牙赫雷斯和巴塞罗那进行的内测中,巴西车手格拉西(Lucas di Grassi)就驾驶着Toyota TF109 对这款硬胎进行了测试。该硬胎比目前比赛中使用的硬胎软很多。测试结果将会反馈给倍耐力工程师,以备2012赛季。在阿布扎比大奖赛的自由练习赛中,各车队也试用了一套试验性软胎。
就比赛而言,P Zero黄色软胎和P Zero白色中性胎被指定为比赛用胎。但此站指定的软胎是另一款的新胎,已在阿布扎比大奖赛后举行的年轻车手测试赛和德国纽博格林大奖赛前的自由练习赛中均被测试。
英特拉格斯赛道以激情四射的车迷、高低起伏的坡度变化以及扣人心弦的逆时针走向而著称。对车手和轮胎而言,这条赛道最大的挑战在于单圈靠后路段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弯角,从长距离左手弯10号弯开始,轮胎和车手的脖颈处就肩负了巨大的压力。
现在正值巴西的雨季,时有阵雨降落,这很有可能改变比赛的局势。为此,同往年一样,倍耐力带来了P Zero橙色雨胎和P Zero蓝色湿地胎。根据目前的规定,在此种天气状况下,车手们可以使用五套湿地胎(若周五不下雨,则只能使用四套)以及三套雨胎。
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Paul Hembery表示:“2012赛季的的准备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而在巴西大奖赛期间,我们带来了新款硬胎和软胎。因此,车手们的感受和看法将显得非常重要。在年轻车手测试赛中,我们已获得大量关于新款软胎的信息与数据,通过与实况比赛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将得到有用的资料。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切忌被轮胎名称所迷惑——我们现在称之为“软胎”的轮胎,也许到明年就成为“中性胎”了,而这正是测试的意义所在。总之,鉴于在本赛季后半年,各车队均深刻了解了我们的轮胎,相信到明年,轮胎的分类将会更加开放、更加细致。我们将会进行合理的创造性变革,比如为韩国大奖赛提供超软胎和软胎。我们很欣慰倍耐力回归后的首赛季能在巴西落幕,不仅因为这里有被美妙氛围包裹的传奇赛道,还因为这里也是倍耐力的重要市场之一。“
莲花雷诺车队车手Bruno Senna表示:“英特拉格斯赛道充满了挑战,这里有本赛季少见的逆时针方向赛道,路面状况也比当下大多数的赛道更窄仄崎岖。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大力牵引带、高低不平的坡度变化、沥青路面的高温以及崎岖不平的路面,后胎将起到关键作用。我和队友们都很清楚,这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周末,因为大部分弯道处需要减速行驶,而在与此相似的赛道上,我们成功的经验还很少。不过,我仍然坚信,我们能在本赛季完美谢幕,并有希望拿下几分。当然,因为赛道的地理位置靠近大坝,不稳定的天气情况将增加比赛的风险,而同时却也会让比赛变得更加精彩。“
技术说明:
英特拉格斯赛道单圈长度为4.309公里,比赛总圈数为71圈。赛道路况崎岖不平,这不仅会阻碍轮胎获取牵引力,还增加了对车手身体素质的考验。
对倍耐力轮胎来说,英特拉格斯赛道也是一条陌生的赛道,几个重要参数只有在实战状况下才能变得清晰。然而,凭借相对为零的高侧向负荷,除了最后的扇形区域,轮胎都将能轻松应对。
高速和低速弯道的变幻不定、高低不平的坡度变化以及高海拔的地理位置,都令寻找到合适的空气动力设置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车手需要再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赛道的最后赛段至关重要,赛车的配置也变得最为关键。
轮胎选择(截至目前为止)
倍耐力在巴西
巴西是倍耐力非常重要的市场,在巴西,倍耐力拥有五个工厂(比世界上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其中一个是轿车轮胎厂、一个是轿车轮胎和卡车轮胎厂,一个是卡车轮胎和农机轮胎厂,一个是摩托车轮胎和卡车轮胎厂,另一个是钢丝帘线厂。
预计到2015年,快速发展的拉丁美洲市场将占倍耐力集团全球收益的三分之一,并且倍耐力早已是拉丁美洲轮胎市场的领军者。
倍耐力进入巴西已有80多年的时间,从2008年到2011年已为其工厂设施投资了3亿多美元。现在,倍耐力在巴西拥有近1万名员工。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