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汽车新闻网报道,北美各汽车制造商正面临轮胎短缺问题,造成短缺的原因包括轮胎工厂倒闭以及市场对小批量特种轮胎的需求增大。
2011年初,克莱斯勒采购及供应质检部副总裁表示:“克莱斯勒急需优质轮胎。”他还指出,“轮胎短缺问题将持续到明年,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
如今,轮胎生产商已掌握定价权,汽车制造商需花高价才能购入轮胎,与一年前相比,价格涨幅已达到两位数百分比。现阶段,低端轮胎的均价为75美元,而高性能轮胎则达到300美元。
大陆轮胎
大陆轮胎(国内也称“马牌轮胎”)副总裁大卫·奥唐纳指出:“我们已想尽一切办法,但公司已达到最大生产能力,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满足市场需求,大陆轮胎计划分别投资2.24亿美元及2.21亿美元扩建其位于伊利诺伊州和巴西的工厂,并在北美新建分厂。但新生产线到2013年才能完全投入生产。
据IHS汽车咨询公司预测,美国和加拿大的汽车制造商今年内将购买6200万个轮胎。而2010年的购买量仅为5500万。IHS还指出,至2016年,北美对原装配轮胎的需求量将飙升至7900万。
轮胎工厂缩减
HIS北美总裁指出,“市场需要不同型号的轮胎,生产过多型号以及小批量特种轮胎降低了轮胎工厂的生产能力。”更糟糕的是,轮胎生产商在衰退前就已经开始缩减其在北美的轮胎生产量。据《纽约时报》报道,仅2006和2007两年,就有4家美国轮胎工厂关闭。
关闭美国工厂的同时,轮胎生产商则在中国开设工厂,使得大批的廉价轮胎涌入美国市场。但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对中国进口轮胎施行3年的关税。首年关税额达到35%,次年和第三年则降低到30%和25%。进口税一直持续到2012年9月。
成本飙升
自2005年起,天然和合成橡胶、碳黑、钢帘线、建材及其它材料的价格逐年上升,2009年涨幅为47%,2010年则达到56%。大陆轮胎、米其林北美公司、固特异及其他主要轮胎生产商在过去几年多次提价以应对成本上升问题。
汽车制造商和轮胎公司并未透露原装设备价格。但替换轮胎价格的飙升能够暗示原装设备市场的情况。例如,从米其林对轿车和轻型卡车的备胎三次提价中便可见一斑:5月1日提价8.5%;2010年11月的提价并未量化;以及去年6月的6%。
即使遭遇轮胎短缺,汽车制造商仍可勉强度日。福特公司全球采购副总裁托尼·布朗上周接受访问时说道,“今年福特的汽车生产不会受到轮胎或其它部件短缺的影响。我们有足够的轮胎,不会影响生产计划。”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