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价格高企、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贸易壁垒不断加剧等多重因素挤压之下,青岛轮胎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应对,而近来发生的锦湖轮胎“掺假门”事件,又对国内轮胎市场造成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触动了青岛市轮胎企业的敏感神经。
锦湖轮胎名列全球十大轮胎企业,其下属工厂被曝光大量使用返炼胶代替原片胶,造成轮胎存在质量问题,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日前,锦湖轮胎公开向消费者致歉,同时宣布在最短时间内召回问题轮胎。
轮胎 “掺假门”引发行业地震
青岛市一位轮胎行业专家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规定,返炼胶是轮胎制造过程中可以添加的物质。“在业内,返炼胶的添加比例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此次被曝光的锦湖轮胎天津公司在轮胎制造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把掺入的返炼胶比例大幅提高,最严重的时候全部使用返炼胶,使轮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锦湖轮胎“掺假门”事件在业内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使国内本来就竞争白热化、盈利困难的轮胎业雪上加霜。为了避免其他轮胎企业重蹈锦湖覆辙,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日前要求轮胎企业在使用返炼胶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强化质量管理,生产安全可靠的轮胎产品。
而据记者了解,针对锦湖轮胎“掺假门”事件,青岛市的青岛黄海橡胶股份公司、青岛双星轮胎公司、青岛赛轮股份公司等重点轮胎企业表示,将以这一事件为镜鉴,在各个生产环节严把质量关,绝不违反规定更改原料成分,杜绝存在安全隐患的轮胎流向市场。
轮胎“掺假门”的发生,其实有着深层次原因。这些年来,橡胶等轮胎原材料不断涨价,对下游企业的毛利率构成深重影响。日前,在青参加会议的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表示,原材料价格高涨使橡胶轮胎业利润率持续下降,已由过去的5%降到现在的不足3%。为了消解压力,轮胎企业纷纷在成本控制上做文章,而锦湖轮胎显然在这方面堕入旁门,通过偷工减料降低生产成本,在无形中将消费者置于危险境地。据统计,我国46%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都由轮胎故障 引起。而实际上,尽 管 利润空间被一再压榨,轮胎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并非“江郎才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轮胎企业通过提高工艺水平、技术含量等多种手段增加溢价空间,持续消化日益高昂的生产成本。
降低成本开辟“第二利润源泉”
在青岛市,青岛黄海橡胶股份公司有着80年轮胎生产历史,近期,该公司除了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造、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等措施降低成本以外,还把采购作为“第二利润源泉”,及时了解合成胶、聚酯帘布、炭黑的市场行情,准确把握价格走势,采取提前订货的方式,规避价格上涨风险,今年前两个月降低采购成本上百万元。同时,围绕生产用骨架类、助剂类等原材料,在国内外全面实施比价采购,两个月降低成本240万元。
“为降低成本而大量使用返炼胶,生产出来的轮胎很可能造成鼓包甚至爆胎等严重后果。而掺假事件被曝光后,对相关企业自身造成的打击也将是致命的。”青岛双星轮胎公司一位管理人员说。
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青岛双星轮胎公司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全过程实行严格管理,并持续开展“零时间整改,零质量损失”、“万条无次品,万条无退赔”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质量比武活动。近期,该公司又针对“掺假门”事件举办质量教育展,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质量观。而此次轮胎 “掺假门”事件的发生,却使青岛赛轮股份公司的新技术引起更大关注。该公司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对生产的每一条轮胎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全程信息追溯,创建了轮胎数字化生产新模式。“从原料、配料、密炼、压延、裁断、成型、硫化到检测,轮胎的生产工序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疑在高科技层面为轮胎质量加了一道‘保险锁’。”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