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曝光锦湖轮胎公司使用大量“返炼胶”事件后,“返炼胶”这一行业“潜规则”也浮出水面。“返炼胶”进入轮胎炼制流程是否符合行规?为何锦湖轮胎有如此多的返炼胶?公司的流程管理存在哪些漏洞?《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做了相应调查。
在某跨国轮胎公司担任过大区销售总监吴先生向记者介绍,轮胎的初道工序包括“密炼”及压制,即把炭黑、天然橡胶、油和添加剂等原材料混合在一起,在密炼机里进行加工并压制,生产出“胶料”的过程。“所谓返炼胶,是一些在某些指标上并不符合规定的胶片,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每家轮胎公司确实会使用返炼胶,但与原片胶的配比,比例通常不高于1比5。”
中策橡胶一位高层则向记者解释,轮胎业中对于“返炼胶”的说法也并不相同。其所在企业密炼工艺时,分为合格胶和不合格胶。不合格产品会以低价卖给废品收购站或其他经营单位,是不会回炉的。
吴先生说,按照央视的报道,锦湖轮胎的返炼胶与原片胶的掺用比例达到了1:1,这显然有悖于常规,返炼胶过量会产生很多问题,“会造成轮胎品质较差。而且,在轮胎企业交货给汽车厂商时,也很可能难以查出。”他指出,轮胎的出厂检验,主要是从外观来确定:如是否鼓包、凸坑、平衡性以及轮胎轮廓度是否符合标准等等。而返炼胶制成品的一系列问题如气密性、牢固程度等则需要使用者在数千公里车辆行驶后才能看出。
即便是汽车厂商,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批次的原配胎进行全面测试,只可能是在新车上市前确定某个品类的锦湖轮胎作为配套,对该类产品进行测试,并在日后做相关抽查。
中策橡胶上述高层称,不知道为何锦湖轮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返炼胶量?“一般来说,不合格的返炼胶,约只占密炼加工后胶料的百分之几。”
熟悉工艺流程的吴先生则表示,通常情况下,轮胎企业不会向其他公司采购返炼胶。一种可能是,锦湖轮胎把几个月以来的返炼胶一直都存了下来,在某个时间段一次性地使用返炼胶混合工艺。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其原材料、生产流程问题,所产生的“返炼胶”总量较大,如果全部作为废品处理,很有可能会出现非常高的废品率。较高的废品率,致使公司主管将大量“返炼胶”进入生产流程,这样一来其业绩将不会受到影响。
吴先生还表示,如果锦湖轮胎大量使用廉价的“返炼胶”掺混工艺,可能还与汽车厂商不断压制轮胎企业的报价有关。据他了解,在所有跨国轮胎企业中,锦湖对各大汽车原配胎的报价远低于米其林、普利司通,同时也比销量很好的韩国韩泰轮胎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掺混“返炼胶”来节省成本也是符合逻辑的。中策上述高层就表示,如果是不合格的返炼胶,向第三方销售并用于制造橡胶跑道等,售价大约是1000元/吨,但如果是合格品,售价则是废品的5倍以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