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一涨再涨,虽然期间也出现过回落点,但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更是向着天价攀升。
2011年1月1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合约价格以39920元/吨报收,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突破4万元大关已没什么悬念。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的一路上升跟资金炒作密切相关,而且天然橡胶产不足需的状态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这使得天然橡胶价格出现了易升难降的局面。“预计后期由于天然橡胶产量增幅要小于需求增幅,而且目前流动性资金较多,天然橡胶价格还将会继续维持高位。”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网披露,2010年10月份以来,受天然橡胶价格快速上涨影响,轮胎成本大幅上升,我国相当一部分轮胎企业已陷入亏损。过高的胶价若长期持续,将会严重影响我国轮胎行业的健康发展。
要应对如今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上涨,常轶智指出,我国需要采取措施规范轮胎行业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相关轮胎企业也要优化轮胎的生产配方,并调整轮胎品种的生产比例,以减少天然橡胶的使用量;此外,在发展天然橡胶的替代产品方面,我国也要加大力度推进。
首创期货分析师孙圣钧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要破除如今高价天然橡胶的桎梏,第一,要提高轮胎的售价,降低成本费用,在价格与消费者承受力和国家消费体系之间实现平衡;第二,减免关税,增加国家橡胶储备,适时‘释放’,来应对天然橡胶的供需不平衡问题,进行价格的调整。”
轮胎直接提价、降低成本费用、减免进口关税、“释放”国储胶等,都是目前应对天然橡胶“天价”的对策,而这些似乎都是临时的,在短期内都可以实现较好的成效,但是对于3个月内打着滚往上翻的橡胶价格而言,这些方法的力量似乎有点薄弱,或者只能作为一个应急措施来进行实施。
其实,早在2010年四季度,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为缓解轮胎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曾先后两次代表轮胎企业向国家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希望国家尽快向市场投放国储胶,同时尽快取消天然胶进口关税,然而没有得到回复。
对此,常轶智分析道:“从当前天然橡胶的价格情况和我国‘释放’国储胶的方式来看,减免进口关税和‘释放’国储胶对缓解轮胎企业生产成本压力的作用有限。”
常轶智指出,从长远发展考虑,我国轮胎行业需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提高国内轮胎行业的集中度;而相关企业也需要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轮胎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以丰富国产轮胎的种类;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严格执行轮胎行业的准入制度,并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此外,“国家应对于一些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同时,加大替代品的研发力度,使中国的轮胎制造由粗放型逐渐走向集约型。”孙圣钧说。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