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宝轮胎集团坚持“持续为客户创造更大使用价值”的经营理念,在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质量管理规范,斥巨资引进和改良皮列里原始技术和国内外先进生产、检测设备,积极吸收、主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断推动产品质量管理改革,持续提升产品品质,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2008年上半年,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集团领导高瞻远瞩,认识到越是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买方市场,越是要走质量与品牌发展之路。为此,这一年里集团先后4次印发承诺书,公开向社会和客户承诺不降低原料和配方标准,坚持在产品品质上不缩水,深挖内部潜力,靠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保持竞争优势。
事实上,银宝轮胎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耿秉质量为先的价值观,绝非偶然。早在1996年创业之初,银宝人就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回顾十多年来企业在质量管理之路上走过的风雨历程,刘永华董事长总结说:银宝轮胎集团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是有计划、分阶段地不断实施和完善的;质量管理水平,是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提高的;银宝人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为客户奉献一流产品的信念和追求,自始至终、一线贯穿。
正是有着这种一脉相承的质量观念,有着做产品先做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有着品质低下必被市场淘汰的危机意识,勇于开拓的银宝人一路披荆斩棘,向质量要效益,在提高质量过程中求发展,不断在中国轮胎工业史上书写新篇章。2000年,集团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此时此刻的银宝人,已经尝到了质量管理的甜头。通过认证后,没有像有些企业一样将认证体系束之高阁,而是与生产实际等进一步结合,与现场管理、定置管理和厂内物流管理等进一步结合,在企业规范化、精细化改革的进程中,发掘新内涵,创造新方法,使操作流程不断细化,质量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今天,银宝轮胎集团的质量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的科学发展之路。集团坚持预防控制与追溯管理相结合,在生产控制全过程建立了正向、逆向、不定向的生产追踪系统。客户反馈的问题胎,凭借胎号和环环相扣的工序质量追溯记录,即可追溯出到:原料来自哪个批次,由谁化验;部件是哪个机台、哪个班组生产,操作人是谁;质检员是谁。鉴定出问题出在哪儿,质量考核就跟进到哪儿,直接挂钩到相关责任人当月工资。通过严格细致的产品质量责任制,把每一位干部员工都推到了市场的前沿,创优增效的质量理念不是一句口号,形成了产品质量人人关心、企业增效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同时,站在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度,银宝轮胎集团不惜重金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以高精尖设备确保质量管理精细化。台湾优肯门尼焦烧仪,科学先进的硫变仪,德国依科视朗产分辨率高达120DPI的成品检验X光机,能有效改善乘坐舒适性的动平衡测试仪,集团建立起包括原料——胶料——结构——力学等性能因素在内的完善的中间控制和成品检测体系,为保证产品品质提供了技术装备保障。
银宝的技术尖兵并没有满足于现成的先进设备、技术,他们本着科学严肃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结合自身的产品和生产实际,刻苦攻关,多项研究和专利填补国内空白。目前,集团已获得25项国家专利,有4项科技成果被列入山东省科技创新项目计划,有3项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怀一颗对企业、对用户、对社会的赤诚之心,技术人员积极进行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良,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益的精神为提高产品质量屡立新功。例如,通过在挤出工序的三角胶芯表面覆盖垫膜,有效保证了半成品、部件的新鲜程度及部件之间的粘合性能,极大减少了成品胎气泡、脱层的现象,有效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集团广觅良才,特别是聘请享誉世界的日本著名轮胎专家Futoshi Uchi先生担任产品监制,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银宝轮胎集团鼓励和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质量管理,建立了包括自检、互检、专职检验等在内的质量互查和监督体系。在银宝,上游工序是下游工序的供应者,下游工序就是客户;上游工序服务下游工序,下游工序监督上游工序。每道工序的每一位操作工对上游工序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和对本工序产品进行自我检查,已经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惯例。所有的中间产品和终产品在经过自检和互检之后,还要经过专职检验。集团在质量管理上不遗余力,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职质检团队。仅子午胎分厂就实有专职质检员86人。集团定期组织专人、外聘专家对质检员进行培训。对于质检员的培训,集团有关负责人专门定了一条要求:要教授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段,更要教授质量缺陷可能给客户造成的损失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要培养质检员公正严明、对自己负责、对同事负责、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职业操守。高素质专职质检队伍的建立,进一步夯实了质量管理基础,保证了出厂产品的质量水平。
让客户满意、为客户创造优质产品是众志成城的银宝人永恒不变的追求。银宝人将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求生存、以品质求发展的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健康发展的新跨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