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轮胎业保增长需内外兼修

2010-03-27中国轮胎商务网

  2009年是我国轮胎行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不仅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顶住了轮胎特保案的严峻考验。而今年有可能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轮胎行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轮胎行业的效益可能要低于去年,但是产量、产值依然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在上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橡胶市场发展论坛暨2010世界橡胶高峰论坛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明了上述观点。

  轮胎产量继续增加

  范仁德说,今年我国轮胎行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轮胎特保案对我国轮胎行业损害将在今年达到顶峰;天然胶等原材料重新高涨,但国内需求增幅将下降,轮胎价格难以提升;国内基建投入增长力度会有所减弱。不过他认为,今年也是轮胎行业蕴含着更大希望和机遇的一年,仍会健康发展。有利因素包括:今年国家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刺激汽车行业发展的举措,汽车工业仍将会保持10%的增长;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等基本建设项目继续实施,进一步促进对轮胎等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的支持,推动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活动,将扩大对各种橡胶产品的需求。

  范仁德介绍,2009年全国轮胎产量达 3.8亿条,比上年增长8.5%;橡胶实际消费量约588万吨,比上年增长6.9%,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而据海关统计,2009年全国轮胎出口交货值比上年下降24%。他同时预计,2010年轮胎产量将达到4.04亿条,比上年增长6.4%;橡胶消耗量将达到630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天然胶消耗量289万吨,合成胶消耗量341万吨。

  出口贸易壁垒重重

  范仁德分析,我国轮胎行业发展正面临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第一,几十年来引领世界消费的美国正在改变大量进口的局面。由于美国汽车产量连续下滑,消费大幅减少,我国过多依靠出口美国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对其出口轮胎的比例将下降。第二,发达国家加快低碳经济转型,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化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构筑新一轮的技术竞争新格局,使我国轮胎外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第三,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世界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轮胎行业首当其冲,除了去年输美轮胎特保案,巴西、阿根廷也对我轮胎实施反倾销。印度跟进美国也提出了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特保调查,印度标准局还提高了轮胎进口标准检测门槛。不仅贸易壁垒,技术壁垒、标准壁垒、环境壁垒等也一拥而上,我国轮胎出口的传统市场美欧贸易壁垒重重,新兴市场也步步紧逼。

  “去年,由于企业积极应对,调整化解了一部分压力,加上8月份之前集中向美国出口了一批轮胎,降低了轮胎特保案对我国轮胎出口影响。相比之下,轮胎特保案在今年对轮胎行业的影响更大,因为到今年9月份,出口美国的轮胎关税高达35%,估计将影响3000万条轮胎的出口。”范仁德说。

  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范仁德强调,由于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我国轮胎行业的发展面临调整、转型、重组的考验,因此要顺应变化、调整结构,促进轮胎行业平稳健康地发展。

  他认为,一要调整增长方式结构。从粗放型数量能力的增长,调整为技术型质量的提高。二要调整产品结构。从中低档产品调整为中高档产品,增加节能、环保、智能产品以及名牌产品的比例,培育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三要调整市场结构。要从单一市场调整为多元化市场,开发国内新市场,重视农村市场需求;从过分依赖出口调整为以国内市场为主;稳定美、欧、日等传统市场,扩大非洲、南美、东盟等新兴市场。四要优化外贸结构。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结构转型。一方面要抑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出口商品向中高技术加工和较高附加值的集约型方向转变。五要调整企业结构,从小而多调整为大而强,提高企业竞争力。

  范仁德还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避免复苏过程的曲折,降低复苏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国际橡胶行业继续合作。在此背景下,提倡诚信经营,共同建立全球橡胶贸易的健康秩序也至关重要。天然胶是全球性大宗贸易货物,其生产者和使用者要共同协作、诚信经营、加强对话,避免胶价大起大落,维持轮胎行业包括上下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报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