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年底汽车进口止跌回升 下半年出口降幅趋缓

2010-02-01中国轮胎商务网

  2009年,国际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总体表现低迷,国内汽车进出口受到较为严重的阻碍,但在国内需求高速增长带动以及下半年国际经济有所回暖刺激,我国进出口形势在下半年呈现一定好转:汽车商品进口降幅逐步减缓,并在年底止跌回升;出口进入下半年降幅也趋缓。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由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699.1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12.39亿美元,同比下降13.85%。其中,进口总额331.07亿美元,同比增长5.34%;出口总额368.12亿美元,同比下降25.98%。

  汽车商品进口情况

  ——汽车进口止跌回升,四季度总体回暖。

  2009年,汽车商品进口金额331.07亿美元,同比增长5.34%。在七大类汽车商品中,除挂车及半挂车呈一定下降外,其他商品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摩托车和其他汽车相关商品增长更为明显。从各月进口商品金额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总体表现较为低迷,进入下半年,月度同比开始呈现一定增长,四季度后更是明显回暖。此外,汽车零部件(含发动机、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汽车和摩托车轮胎和其他汽车相关商品等四大类)于11月累计同比率先结束下降,呈一定增长。

  2009年,汽车零部件共进口177.57亿美元,同比增长9.05%。其中:发动机进口金额17.49亿美元,同比增长3.98%;汽车零件、附件和车身累计进口金额146.05亿美元,同比增长8.60%;汽车、摩托车轮胎累计进口金额2.98亿美元,同比增长2.92%;其他汽车相关商品累计进口金额1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3%。

  ——整车进口需求略有回升,小客车表现比较突出。

  2009年,汽车进口在国内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于9月后同比和环比均明显增长,12月更是达到创记录的6.17万辆,市场总体回暖。截至2009年底,共进口各类汽车42.08万辆,同比增长2.62%;进口金额15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

  从汽车主要进口品种来看,小型客车进口增速最为明显,共进口3.57万辆,同比增长44.66%;轿车小幅增长,共进口16.48万辆,同比增长6.68%;越野车略有下降,共进口20.74万辆,同比下降3.57%。2009年,上述三个品种共进口40.79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7%。

  从轿车和越野车细分品种来看,与上年相比,1.5升以下品种均呈现较快增长,其中1.5升以下轿车品种共进口5155辆,同比增长2.6倍;1.5升以下越野车品种共进口2477辆,同比增长76.68%。相比较而言,2.5升以上大排量品种需求继续下降,其中2.5升以上轿车品种共进口8.80万辆,同比下降8.77%;2.5升以上越野车品种共进口13.98万辆,同比下降13.30%。

  2009年,汽车进口国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德国、美国、韩国和英国,分别进口14.52万辆、10.00万辆、5.13万辆、5.12万辆和1.81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和美系车增长较快,日系和英系车下降比较明显。2009年,上述五个国家共进口36.58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87%。

  ——前十国继续占最大比重,日本进口金额依旧保持第一。

  2009年,在统计的进口国家和地区中,进口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含地区)共有19个,比上年多出2个,共进口323.82亿美元,占汽车商品进口总额的98%。其中进口金额位居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德国、美国、韩国、英国、匈牙利、斯洛伐克、法国、比利时和瑞典,进口金额分别为121.68亿美元、90.72亿美元、30.28亿美元、28.40亿美元、9.62亿美元、7.28亿美元、6.78亿美元、4.88亿美元、3.56亿美元和3.4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英国、斯洛伐克、法国和瑞典有所下降,其他国家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比利时增速尤为显著;日本继上年后依旧保持百亿元规模,稳居各国首位。2009年,上述十个国家共进口306.60亿美元,占汽车商品进口总额的93%。

  汽车商品出口情况

  ——汽车出口商品总体呈一定下降,下半年降幅有所减缓。

  2009年,在国际汽车市场萎缩及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下,我国汽车商品出口遭受严峻挑战,总体呈一定下滑,但从下半年开始,出口快速下降的势头有所减缓。

  据中汽协会编辑整理的海关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汽车商品共出口金额368.12亿美元,同比下降25.98%;与上半年相比,降幅减缓11.04个百分点。从七大类汽车商品出口情况来看,除挂车和半挂车降幅较上半年略有加大外,其他商品均呈不同程度减缓。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共出口金额286.02亿美元,同比下降18.40%。在四大类汽车零部件品种中,发动机出口金额7.22亿美元,同比下降45.22%;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出口金额151.16亿美元,同比下降20.72%;汽车、摩托车轮胎出口金额69.77亿美元,同比下降4.11%;其他汽车相关商品出口金额57.87亿美元,同比下降21.70%。

  ——整车出口表现总体低迷,三大主导车型均呈明显下降。

  2009年,汽车整车出口受到较大的冲击,尽管进入四季度出口量有所增长,但全年总体延续了下行态势。截至2009年底,共出口36.96万辆,同比下降45.70%;出口金额51.87亿美元,同比下降46.15%。在汽车出口主要品种中,载货车、轿车和客车等三大主导品种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轿车降幅更为明显。2009年,轿车出口10.24万辆,同比下降57.55%;载货车出口16.33万辆,同比下降36.67%;客车出口4.11万辆,同比下降44.75%。2009年,上述三个品种共出口30.68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83%。

  2009年,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阿尔及利亚、越南、叙利亚、埃及、伊拉克、德国、伊朗、美国、利比亚和智利,分别出口4.14万辆、3.07万辆、2.52万辆、2.23万辆、1.94万辆、1.53万辆、1.39万辆、1.04万辆、1.02万辆和0.90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排名第一、二位的俄罗斯、乌克兰下滑比较明显,阿尔及利亚从四位上升至首位,表现比较突出。2009年,上述十国共出口19.78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54%。

  此外,载货车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阿尔及利亚、越南、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分别出口3.01万辆、2.77万辆、1.60万辆、1.00万辆和0.94万辆。2009年,上述五国共出口9.32万辆,占载货车出口总量的57%。

  轿车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德国、埃及、伊拉克、俄罗斯和叙利亚,分别出口1.51万辆、1.17万辆、0.84万辆、0.61万辆和0.60万辆。2009年,上述五国共出口4.73万辆,占轿车出口总量的46%。

  客车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叙利亚和秘鲁,分别出口4006辆、2976辆、2759辆、2561辆和2523辆。2009年,上述五国共出口1.48万辆,占客车出口总量的36%。

  ——摩托车出口降幅近4成,主导品种表现同样低迷。

  在2008年超过千万辆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2009年摩托车出口一路下行,累计出口622.21万辆,比上年减少407.39万辆,同比下降39.57%;出口金额28.2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7.30亿美元,同比下降37.97%。

  在摩托车出口品种中,所占比重最大的150ml以下各系列品种均呈现明显下降,共出口595.46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6%;出口金额26.38亿美元,占摩托车出口总额的93%。其中:排量≤50ml系列共出口114.58万辆,同比下降47.77%;出口金额5.07亿美元,同比下降43.88%。50ml 排量≤100ml共出口78.22万辆,同比下降55.22%;出口金额2.60亿美元,同比下降51.79%。100ml 排量≤125ml共出口295.11万辆,同比下降30.01%;出口金额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31.56%。125ml 排量≤150ml共出口107.55万辆,同比下降35.67%;出口金额5.26亿美元,同比下降35.85%。其它排量品种共出口26.75万辆,同比下降42.77%,出口金额1.89亿美元,同比下降42.57%。

  2009年,摩托车出口前十位国家依次是:尼日利亚、缅甸、多哥、阿根廷、伊朗、墨西哥、埃及、菲律宾、德国和美国,分别出口70.15万辆、37.78万辆、27.49万辆、25.68万辆、20.89万辆、19.46万辆、16.95万辆、16.39万辆、16.14万辆和15.26万辆。与上年相比,伊朗和缅甸增速比较明显,多哥略有增长,其他国家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美国、尼日利亚和阿根廷降幅居前。2009年,上述十国共出口266.19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43%。

  ——多数出口目的国家(含地区)呈下降趋势,前十国所占比重依旧最大。

  2009年,在统计的出口目的国家(含地区)中,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含地区)依次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越南和意大利,出口金额分别达到72.76亿美元、32.87亿美元、14.62亿美元、12.38亿美元、10.04亿美元、9.59亿美元、9.18亿美元、8.27亿美元、7.91亿美元和7.46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只有阿尔及利亚保持增长,其他国家均呈不同程度下降。2009年,上述十个国家共出口金额185.08亿美元,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50%。

来源:《汽车周报》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