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全钢载重胎“三过”风险不容忽视

2009-12-28中国轮胎商务网

  在我国乘用胎遭遇美国轮胎特保后,部分轮胎厂在乘用胎市场萎缩之时,将原计划半钢胎项目资金改为扩大全钢胎产能,以抵消轮胎特保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目前我国全钢载重胎扩产项目和新上项目不断,并呈加速发展之势,出现“三过”隐忧:即产能明显过于需求、发展势头过于凶猛、产品销售过于依赖出口尤其是美国市场。我国全钢载重胎潜在风险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及行业的重视。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全钢载重胎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速发展,尤其是2002~2006年连续5年以高于50%的速度发展。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副秘书长谈玉坤介绍,2000年至2008年我国全钢载重胎产量从336万条发展至5700万条,子午化率从10%发展到70%,增长速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全钢载重胎项目从14家发展到40多家,按每60万条投资5亿元计算,我国全钢载重胎项目投资在600亿元。现我国全钢载重胎具有400万条生产能力的有杭州中策、佳通轮胎、上海双钱、山东三角、山东玲珑等5家,这个规模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具有100万~400万条生产能力的有风神轮胎等18家;100万条以下的有17家以上。初步估算至2008年底我国全钢载重胎的生产能力已达7500万条,这一数字已远高于市场需求。据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专家陈志宏测算,至2010年我国全钢载重胎国内需求4670万条,出口约2500万条,两项相加总需求7170万条,以子午化率70%~80%计算,全钢载重胎总需求为5000万~5700万条。可以看出,现在全钢载重胎的生产能力已明显高于未来市场需求。

  我国全钢载重胎近年对出口的依赖性相当大。在2008年5700万条全钢载重胎中有1700万条出口,占总量的30%左右,其中出口到美国的占总出口的50%以上,出口比例高于乘用胎比例。一旦出口市场波动,我国全钢载重胎生产就无所适从。去年底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轮胎出口受阻,轮胎企业开工率普遍降至50%左右,全钢胎库存非常严重。同时,全钢载重胎同样存在“特保”或反倾销风险。一旦美国等对我国全钢载重胎“特保”或反倾销,其对我国轮胎工业的影响将比乘用胎更大,我国轮胎工业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极力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全钢载重胎的发展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和最近轮胎“特保”而放慢,尤其是近期掀起一个新开工和扩产的小高潮。山东宏盛120万条/年全钢胎项目年中投产;陕西延长全钢胎项目也进入最后试产阶段;山西双喜轮胎总投资11亿元建设120万条/年全钢胎二期项目,计划于明年4月份全部试生产;9月18日,海大集团启动210万条/年全钢胎工程;10月18日,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高等级子午线轮胎项目开工,先期启动120万条/年全钢胎项目;10月底,新疆轮胎厂启动60万条/年全钢胎项目设备招标;山西德生轮胎计划建设120万条/年全钢胎项目,一期30万条/年全钢胎项目已完成设备采购,预计明年4月达产。另外,华南轮胎、朝阳浪马、贵州轮胎、山东玲珑都有近期扩大全钢胎产能项目计划,而杭州中策、上海双钱、三角轮胎、固铂成山等老牌轮胎厂也正较大规模采购设备进行扩产。从采购硫化机分析预计,在今后半年内将新增产能300万条以上。初步统计,2009年我国新增全钢载重胎生产能力500万条以上,我国全钢胎生产能力年底将达到8000万条以上。待今年启动项目全部达到能力后,我国将再新增全钢载重胎生产能力1000万条以上,届时我国全钢载重胎生产能力将超过9000万条。

  “9000万条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是2000年全钢胎产量的近30倍,是‘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全钢胎产量的近两倍,是国内需求的两倍多。”陈志宏忧虑地说:“近10年我国全钢载重胎超常规发展,产量已大大超过国内需求。近年全钢载重胎30%以上靠出口,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出口受阻,我国全钢载重胎将遭受灾难性打击。”

  陈志宏继续说,我国全钢载重胎应从这次半钢乘用胎“特保”案吸取教训。当前我国全钢载重胎发展重点应是结构调整,而不是追求产量,更不能无序竞争。一方面要在现有基础上使轮胎质量稳定。根据不同使用条件,形成不同系列产品,细化市场。改进设计以提高轮胎翻新率和翻新次数,充分发挥子午胎综合里程高的优越性,从而提高其经济性,也是体现循环经济的战略性要求。同时生产成本和轮胎重量要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要形成公制无内胎轮胎系列完整的、先进的配套技术,进一步发展品牌战略,逐步提高全钢载重胎技术附加值进入国际市场,并积极与汽车部门沟通,加速国内无内胎轮胎的发展,在国内外市场迅速提升我国全钢载重胎的知名度。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http://www.tirechina.net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