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各国跟风调查中国轮胎产品出口

2009-08-31中国轮胎商务网

  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伟抨击美轮胎特保“影响糟糕”

  “中美轮胎特保案已经造成非常糟糕的国际影响,美国对华实施特保措施的势头高涨可能导致更多的特保调查将接踵而来,同时引起其他WTO成员仿效,遏制和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张伟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旦美国总统奥巴马作出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相信中国政府不会非常平静地接受对我国不合理的要求和措施。

  据悉,继今年4月29日美国正式启动对我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以后,5月18日,印度也发起对我国乘用车轮胎的特保调查,这是印度在2009年第5次对我国发起特保调查。记者了解到,在8月初应对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听证会之后,目前中方轮胎产业代表团又转战印度,参加了8月21日在新德里的听证会。虽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邓雅俐称,在应对印度特保调查上,中方目前处于较为有利地位。不过,业内人士同时担忧,如果美特保案获通过,可能掀起其他国家对中国轮胎产品的贸易保护风潮,导致中国后续轮胎出口和生产面临更大危机。而6月1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已经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客运和货运汽车子午线轮胎征收最终反倾销税,有效期5年。

  张伟说,其他WTO成员仿效美国遏制和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糟糕跟风潮不仅限于轮胎行业,如德国太阳能企业日前也开始要求对华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一系列事件使中国出口环境恶化,这对于我国尚未完全复苏的出口是一个绝对的坏消息。”

  张伟表示,近日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万季飞已致函美国贸易代表柯可以及美国商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多诺霍,代表中国商界表达了对该案的高度关切以及坚决反对美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态度。在信中,万季飞会长明确指出,“中国轮胎特保调查和之后做出的裁决报告向各国企业传递了一个十分错误的信号,即贸易保护主义是美国政府所鼓励的选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企业与美国开展合作的意愿和信心必然遭受打击。”

  张伟表示,一旦特保措施启动,中国产业和美国相比将受到更大损害。他说,如果说美国有15000个轮胎产业工人面临失业的话,那么特保成立后,中国将有20多家企业倒闭,10万工人失业。与此同时,美国从事中国轮胎进口、经销、运输等行业的10万人的工作也将危在旦夕。为了保住一个轮胎工人的工作而向中国征收关税,可能会导致美国轮胎上下游企业减少25个工作机会。

  根据美调查程序,USTR(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在8月24日前完成与中国政府的磋商程序,9月2日前向美总统提出救济措施建议。“中国政府层面已经与美积极进行沟通,希望有关建议不要最终提交到奥巴马政府的办公桌上,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提交建议这个程序还在进行中,没有中止。”张伟说,中国国际商会也在积极通过各方呼声让美国政府、美国企业、美国商协会以及美国法律机构了解事实真相。

  据介绍,经中国国际商会联系,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商会(ICC)也于日前表示高度关注此案的进展。ICC负责人透露,作为90年来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自由企业和自由市场原则的全球商业组织,ICC将采取措施反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呼吁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成员经济体避免滥用特保。中国国际商会和中国贸促会在美对口机构近日也应中方要求提供了反馈信息。他们普遍表示,奥巴马政府已经意识到在轮胎特保问题上,除了面临中方的强烈反对,美国轮胎销售商、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反对呼声也日益高涨。他们相信奥巴马政府最终不会采取特保措施。

  “同时,我们也在提示中国企业做好两手准备。”张伟表示,一旦奥巴马作出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相信中国政府不会非常平静地接受对我不合理的要求和措施,必然采取另外措施“礼尚往来”,这将引起两国政府贸易交恶。他认为,从中国国际商会角度来看,相信政府一定对案情的走势和处理,有各种各样的预料。而对企业来说,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企业应调整出口结构和方向。据悉,今年我国轮胎企业已对出口结构进行大幅调整,开拓拉美、非洲、东欧等地区市场,但我国轮胎出口中一半输美,如此大的量很难立即消化,企业不免面临倒闭的糟糕境遇。“即使最终奥巴马否决了建议,中国企业轮胎及其他出口企业也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受到中国产品出口遭遏制的预期,我国机电类、消费类产品对美出口已受打击。”张伟说。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