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橡胶工业风雨中期冀彩虹

2009-07-29中国轮胎商务网

橡胶工业风雨中期冀彩虹

---访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

  “今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橡胶工业可能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行业经济运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表示,纵观全年,虽然受内需拉动国内市场看好,但外需市场继续恶化,特别是如果美国对我出口轮胎特保调查案成立,以及其他国家针对我轮胎等出口保护壁垒得逞,年终平衡下来,今年市场很不乐观。

  行业形势严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1、2月份橡胶出口跌至最低,3月开始环月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是负增长,但降幅逐月收窄。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轮胎等所有橡胶产品出口明显下降。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出口的措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已初见成效。“我国轮胎等橡胶产品产销在此大背景下受益匪浅,特别是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汽车下乡、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以及在巨额投资交通建设和灾区重建政策措施的拉动下,橡胶行业出现了明显回暖迹象。”范仁德表示。但他担忧下半年橡胶行业经济运行形势非常严峻,不容乐观。

  范仁德表示,经济走势还不明朗,全球汽车业持续萧条,全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国美国汽车产销连续1年多下滑,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先后破产,美、欧、日汽车产销大幅下滑。

  其次,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世界性贸易保护主义混战,轮胎等橡胶产品受到重创。4月20日美国首先发难,发起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乘用胎、轻卡胎的特保调查,进而提出特保案救济措施,从现行进口关税3.4%~4%基础上,加征特别关税第一年55%,第二年45%,第三年35%。印度不甘落后,跟进美国提出了特保调查,最近印度标准局又提高了轮胎进口标准检测门槛。巴西也对我轮胎实施反倾销,从6月18日起提高关税。不仅传统市场的美欧贸易壁垒重重,新兴市场也步步紧逼。

  此外,轮胎等橡胶产品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伴随着4万亿元需求消化怠尽,而国家又没有新的举措出台,国内市场将不堪重负,可能会引发一轮产品无序降价。”范仁德表示。

  助力企业脱困“为应对金融危机,协会上半年着力引导企业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同时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向政府提出了橡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范仁德表示。他介绍说,协会主要向政府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一是提高轮胎等橡胶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二是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三是要求将再生橡胶列入所得税优惠目录。企业的部分诉求已被政府采纳,如大部分橡胶产品出口退税率已经由5%提高到9%到13%,个别提到15%。关于天胶进口关税,协会作了大量调研工作,坚定了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是大势所趋的信心,并主动与相关行业沟通,目前已取得积极进展。将再生橡胶列入所得税优惠目录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理解。此外,针对我轮胎等产品遭遇的贸易壁垒,协会及时召开会议,组织企业提供资料,派员参加赴美听证,积极配合商务部参与应对,受到了企业好评。

  金融危机同时也是机遇,今年协会着力引导企业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第一是调整增长方式结构,从粗放型数量能力的增长,调整为技术型质量的提高。第二是调整产品结构,从中低档产品,调整为中高档产品,增加节能、环保、智能等橡胶产品的比例,培育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第三是调整市场结构,从单一市场,调整为市场多元化。开发国内新市场,重视农村市场需求。从过分依赖出口,调整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要多元化,在稳定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扩大非洲、南美、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第四是调整企业结构,从小而多调整为大而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范仁德说道。

  针对行业结构性过剩问题,协会要求企业不要盲目增加雷同产品的生产能力,预防新一轮的扩大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求企业抓紧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此外,希望政府加大并稳定对橡胶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例如,要继续提高轮胎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目前的9%提高到13%;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丛20%降低到7%。

  尽管橡胶工业今年的形势严峻,但是有利因素依然很多:我国汽车产销看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工程等交通投资项目加快落实;国家鼓励个人消费,将进一步拉动消费稳定增长;企业经过金融危机的考验,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有所作为,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