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奋进的号角在如皋公司又一次吹响
——如皋公司第一条农业子午胎诞生侧记
2009年4月27日对于如皋公司来说,又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双钱公司第一条农业子午胎在如皋公司下线,这条农业子午胎的诞生又一次吹响了如皋公司催人奋进的号角。
近五年来,从项目建设到生产运行、质量提升,再到自主新品开发,如皋公司的管理内涵全面提升,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一大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在“无私奉献、团队协作、求实奋进”的公司精神感召下多次出色地完成了项目建设、新品开发等任务。他们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是如皋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而他们在农业子午胎诞生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为如皋公司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与时间赛跑的项目团队
2008年12月22日,如皋公司董事会决定启动农业子午胎项目,要求在2009年5月1日前出第一条胎。如皋公司项目团队虽然在近几年实施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要实施完成农业子午胎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面对领导下达的任务,项目团队全体人员不仅没有怨言,更没有退缩,他们团结一致,在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将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凭着各自的工作经验展开专题研究攻关。项目团队与技术团队在半个月时间内进行了10多次的专题研究,决定增加一台二段成型机,并对卧式裁断机、钢丝圈缠绕机和硫化机进行改造。
今年1月份如皋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分别与多家成型机生产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并协同生产、技术人员到设备生产厂家就农业胎成型机的生产情况作了更深入的探讨,最后确定了农业胎成型机的制造厂家。
农业胎成型机的设计制造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也是新项目,而且时间紧、设备要求高。为了保证进度并达到技术要求,如皋公司项目团队轮流派人常驻厂家,与厂家研发人员一起研究解决设计和生产中的问题。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的侍光灿是一位有着多年设备管理经验的工程师,从项目开始他一直参与农业胎设备的设计、制造监督和安装调试工作。他于今年3月底到成型机生产厂家,在成型机生产现场发现,成型机工段夹盘是由外面向里面夹,他经过反复研究,发现这种设计会造成成型过程中漏气。他带着问题与厂家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最终解决充气问题。
在农业胎成型机设计生产过程中,如皋公司项目团队始终快马加鞭,积极推进,原本需要4个月才能生产出厂的成型机仅用2个月时间就生产出厂。4月13日成型机到达如皋公司后,安装人员加班加点展开安装调试工作,只用了13天时间就完成安装调试,比正常时间提前了17天。
农业胎硫化机虽然不需要设计制造,但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工艺上有特殊要求,且蒸汽压力要在短时间内上升到设计要求,项目团队经过研究对阀门和管路进行改造,为了不影响系统压力,在硫化机单机硫化管路上进行改造,经过一周的改造,达到了工艺和压力要求。
农业胎项目在最初的设计中,需对钢丝圈缠绕机和大角度裁断机进行改造,以保证钢丝圈和帘布的生产,但项目团队考虑到时间紧,他们就想办法请东海公司给予支持,将钢丝圈和帘布放到东海公司生产。东海公司对原有钢丝圈缠绕机进行改造,满足农业胎钢丝圈技术要求,项目团队多次派出人员与东海公司设备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对钢丝圈缠绕机进行改造,保证了钢丝圈的生产。
攻坚克难的技术团队
农业子午胎骨架材料均为聚酯,在生产工艺、生产条件、生产设备等方面与载重胎和工程胎大有不同,这对如皋公司的技术团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原材料到裁断、成型、硫化,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技术团队去攻关。从建立农业胎的基本概念到与成型机制造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对工艺条件逐步了解,再到对机器进行调试和技术改造,技术团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子午线农业胎生产工艺在国内也是一片空白,技术团队想方设法来了解和熟悉这一领域的知识,通过与成型机厂家进行技术交流,进一步了解农业胎成型机,从而初步建立自己的农业胎施工条件及工艺。从项目开始至如皋成型调试期间,技术团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专家和成型机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在整个工艺和设备调试期间,技术团队就是通过一个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了对成型机的认知和对工艺的熟悉。
在农业子午胎技术攻关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有限的时间与庞大的系统调试工作量之间的矛盾。自从去年12月底如皋公司装备团队与装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确定成型机的工艺路线开始,到成型机的安装、调试及硫化机的改造,技术团队都处于一种极其紧张的节奏中,他们克服了调试时间紧和设备参数、技术参数有限的困难,在调试和摸索中不断积累和完善技术数据。同时在调试过程中不断完善成型工艺,特别是农业胎成型工艺,胎体帘布正包、反包要求不同于全钢丝子午线轮胎,技术团队的李向军等同志和外国专家、技术人员、装备人员、操作人员一起探讨,进行多次试验,从而保证了第一条轮胎的顺利下线。
新材料的应用、帘布的裁断、胎面缠绕也是技术团队攻关的技术难题。新配方中的新原材料请购周期长,无法满足调试需要,为保证及时调试又不影响调试质量,技术团队采用相同性能的现有原材料作为替代,技术团队的吕明等同志根据配方要求、工艺条件及检测方法进行摸索,进行了3次胶料检测、口型调试、压出工艺调试。鉴于对新帘布了解的不足,技术团队与集团公司进行技术交流,确认帘线规格,向东海工厂提供技术参数,解决骨架材料的压延以及钢丝圈的缠绕问题。
精益求精的一线员工
对于已习惯于全钢载重胎一次法成型的一线员工来说,农业胎成型机无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保证按时间节点出胎,成型机的安装和调试最多只有两周的时间。为此,调试小组安排好了详细的调试节点,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并指定了调试负责人,按时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
农业胎成型机较为复杂,与全钢载重胎成型机存在很大的区别。其后压辊的斜面平行度、中心度和水平度的要求相当精准,这就给安装调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以丁翔为组长的安装小组通过打分段式百分表的方法测量精度,多次进行测量和调整,将后压辊主轴的精度严格控制在技术标准以内。成型机的旋转台、旋转尾柱都要保持与主轴的平行度的高度一致。这给调试工作带来又一个难题。调试小组人员经过连续10小时反复的实验,最终实现了预定的安装调试目标。
为了保证安全装置和成型机安装同时进行,安装人员按照精益求精的要求,在成型机上加装拉线急停与供料架保护光电,并更换阶梯,加装防护拦,将成型机上所有直角打磨成圆角,使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硫化机的阀门改造也是农业胎项目设备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原硫化机PLC程序和监控画面都没有足够备用的阀门,硫化改造小组顾如江、黄山军等同志一边联系厂家更改软件,一边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编制。由于厂家调试软件出现了问题,推迟到货,他们只能自己编程,将总体程序联合起来进行最后总调试,从控制器到气源回路,再到工艺阀门动作,不放过任何小细节,认真核对。但在4月26日模拟硫化过程中,却出现了冷却水阀门不动作的问题,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半,他们相互鼓劲、沉着应对,经过近1小时的程序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冷却水阀门不动作的问题。
在此次农业胎成型机和硫化机安装、改造、调试过程中,面对困难和压力,丁翔、沈亚东、黄山军等老员工多次主动加班,一心扑到工作上,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安装过程中,他们不放过一个螺丝,一根铜线,相互之间默契配合,通力合作,从最细小的地方着手,将现场安装与今后维修联系起来,调整好每一个机械动作,严格区分通讯线与信号线,增加相关屏蔽装置,将细节做到了极致。
除了安装调试的一线员工外,生产一线员工也是按照精益求精的要求参与调试。生胎制备B工区的戴晓峰、刘冬峰等3名员工参与了成型机生产厂家调试到如皋公司调试的全过程。他们在第一时间对机器的操作要点、工艺参数认真学习了解。在调试生产过程中出现内衬层传送过程中易卡料、打裥等问题,他们积极与安装调试人员沟通,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帘布内衬层贴合时,因帘布宽度大于贴合鼓,导致帘布、内衬层容易贴偏,戴晓峰向技术人员提出了在内衬层、帘布上定中心线,以增强贴合精度、便于操作的建议。3名生产员工在调试生产过程中还总结了成型机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为以后员工机台操作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范指导。
如皋公司第一条农业子午胎的顺利下线,凝聚了如皋公司整个团队的智慧和心血,更是轮胎研究所、载重、东海、大正等公司的大力配合、共同奋战的结果。同时,农业胎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如皋公司技术管理和装备管理的提升,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提供了学习成长的机会。要实现农业子午胎全自动化和批量化生产还需要技术团队和装备团队去不断攻关。我们坚信勇攀高峰的如皋公司团队一定会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难关,用最短的时间将高质量的农业子午胎投放国、内外市场,农业子午胎必将成为如皋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