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北美工厂减产 固特异投巨资押宝中国市场

2008-12-16中国轮胎商务网

  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对外宣布,将全面收购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通过此次收购,大连固特异公司将正式成为其在华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此前,固特异启动了近5亿美元作为初期投资,将工厂进行大规模搬迁、改造。目的是提升对高附加值乘用车轮胎的产能,以更好满足中国新车销量增加带来的配套和零售市场需求。

  ■北美市场低迷殃及轮胎销售

  据美国《橡胶世界》报道,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日前宣布,设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加兹登轮胎厂再次停产一周。该公司在一项声明中说:“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恶化,轮胎市场需求趋缓,企业暂时停产以调整库存。”加兹登轮胎厂不是该公司惟一受到经济衰退影响停产的企业。据悉,该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费耶特维尔轮胎厂和田纳西州尤尼恩城的轮胎厂,也同时停产一周。

  始建于1898年的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是全球三大轮胎生产厂商之一,为诸多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设计生产配套轮胎和相关设备。2007年,固特异全球销售额超过196亿美元,是《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企业500强之一。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汽车市场遭遇了近10年来的最强寒流。车市的不景气,已经影响到美国汽车工业的每一个层面,轮胎企业当然也不能幸免。固特异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北美地区运营收益下跌了一半以上,同时销售额也下降了6.4%。

  面对市场需求的下降,固特异正在进行一系列调整和准备。该公司表示,将在今年底之前关闭国内92家表现不佳的门店,占其本土742家门店的12%。同时,今年固特异计划将北美的汽车消费用轮胎减产800万条。

  与本土业务低迷形成对比的是,固特异公司国际业务增长平稳。今年第二季度,固特异国际业务同比增长18%,占总销售额约60%,其中亚太地区同比增长20%。

  基于对降低成本和市场结构变化的考虑,固特异也在逐步调整产业布局。近两年,固特异通过关闭旗下部分工厂、降低高成本产能来节约成本。固特异表示,将扩大在中国、巴西、智利等国工厂的产能,到2012年,一半的轮胎将在制造成本较低的国家生产。

  ■在华投资不断扩大

  1994年9月,大连固特异公司成立,固特异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国轮胎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2007年底,固特异在中国已设立近50家经销商及750多家固特异品牌销售店。

  面对中国汽车业连年高速增长、轮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固特异公司在华投资也逐步扩大。2002年,固特异增资1.2亿美元在大连扩建生产基地,将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每年525万条。不久前,固特异又宣布,投资5亿美元,将工厂由大连沙河口区迁至大连普兰店。迁址后建成的新工厂,将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新厂除提高乘用车轮胎产能外,还将引进世界最前沿的商用车轮胎技术,扩大商用车轮胎的生产规模。

  此外,2005年,固特异公司将亚太地区总部迁至上海,这也是固特异加强中国及周边地区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固特异在中国汽车轮胎配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包括宝马5系、奥迪A6L、本田思域、马自达3、福特福克斯、丰田卡罗拉、三菱欧蓝德、帕萨特领驭和荣威750等多款主流车型配套。

  ■自主品牌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目前,各轮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跨国轮胎公司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国内高端轮胎市场基本被米其林、普利司通以及固特异这三大品牌所瓜分。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除了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外,劳动力成本较低、投资环境良好、竞争日益加剧等因素都是跨国轮胎公司纷纷加大在华投资的原因。“外资轮胎大规模进入中国轮胎市场,使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受到严峻挑战。”该人士说。跨国企业具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雄厚的资金、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同时,进入中国生产后,跨国公司已经享受到了低成本带来的实惠,自主品牌企业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此外,很多国外汽车品牌,在通过合资实现在中国本土生产之前,已经和某些国际轮胎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挤压了自主品牌轮胎生产企业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我国轮胎行业投资过热,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我国是一个轮胎出口大国。当前,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国外机构对华反倾销频频发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轮胎出口面临巨大压力。”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一位人士说。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成立了生产基地,他们来中国投资生产,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市场。因此,出口压力很大程度上让自主品牌企业难以承受,使得他们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困境。

  该人士表示,目前,自主品牌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单个企业的力量还不足以与跨国公司抗衡。国内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比如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自主品牌企业可以联合采购,通过扩大采购规模降低成本。同时,各企业要不断提升研发实力,提高产品质量。只有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http://www.tirechina.net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