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软控(002073)董事长袁仲雪日前表示,未来五年,公司所处行业将实现年均20%左右的增长,公司也将保持至少30%的发展速度。
经过7年的发展,青岛软控结合了自身和外部资源优势,通过为国际国内轮胎制造等企业提供数字化装备而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增长,走出了一条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符合中国国情的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道路。
目前,软控已发展成为全球橡胶装备行业产品链最完整、信息化水平最高、技术研发人员规模最大的企业。
橡胶装备业软件龙头
软控业务主要是面向轮胎行业提供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和数字化装备。目前国内专业服务于轮胎橡胶行业的、上规模的软件企业只有公司一家。
青岛软控不仅仅是一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或是一家为轮胎橡胶制品企业提供设备的生产商,而且是一个围绕工艺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不断提升行业装备水平和竞争力的先行者。“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以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为模式,把信息技术与轮胎橡胶行业的有机结合,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副总、董秘张焱告诉记者。
张焱认为,多年来,软控结合自身对轮胎橡胶制品工业深刻理解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端技术含量的软件产品载入机械装备中,从而实现“软硬结合”和“管控一体”。
青岛软控不仅在为轮胎橡胶制品企业提供全面的应用软件和精密的数字化设备,还依托对轮胎橡胶制造及其设备行业深刻的理解和多年的运营经验,整合了国内轮胎橡胶设备制造行业内的优质资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在领导着国内轮胎橡胶制品企业的技术前进步伐和发展方向。
软控董事长袁仲雪介绍,公司在业务开展之初,主要是为橡胶行业提供应用软件。橡胶配料是轮胎生产头道工序。配方中的任何一种化学原料多一点、少一点或混炼条件不足,都会使轮胎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一定的事故。软控决定以软件为突破口,改变民族工业生产的落后局面。
配料系统是一次典型的集成创新。10年前,我国轮胎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几十套配料系统,每套要花100多万美元,而软控的自动化配料系统只需200万元人民币,而产品质量丝毫不比进口设备逊色。“自从软控自主开发成功后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外国产品几乎再没进一套。”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公司配料自动化系统产品占据了国内橡胶轮胎行业80%的市场份额。配料系统的成功让软控树立了橡胶轮胎行业中的地位,也让公司看到了这一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
2003年,软控选择与斯洛伐克玛塔道尔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引入三鼓成型机技术。通过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2006年,成型机已经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40%以上。随后,公司又继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轮胎检测机、裁断机等一系列产品。
公司已经具备了提供轮胎企业所需全套设备及控制系统的能力。
“你想上轮胎厂项目,提出你对规模和技术的要求,只要把资金给我,我就能给你‘复制’一个符合你要求的轮胎厂!”袁仲雪自信地告诉记者。
软控通过自主创新,利用“水泥+鼠标”的模式,开始实施轮胎企业从控制系统到机器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为多家企业实施了“交钥匙”工程。在激烈竞争的自动化控制及信息化领域,原来上一个年产30万套轮胎的厂需要7亿元,实施“交钥匙”工程只需要3亿元,这大大提高了轮胎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袁仲雪说,软控的精彩之笔是,2002年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发起的我国首个轮胎信息化产、研、训示范基地——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在这个基地,使用着软控自主开发的“轮胎企业操作系统”,轮胎工艺生产的程序和各种参数全部由计算机设置。该示范基地就是一个标准的规模化工厂。
这一创新成功解决了轮胎生产的难点——质量均一性,软控提出的“物尽其控”理论认为,只有控制到位,管理才能到位,才能生产出质量均一且符合不同标准的产品。赛轮公司由于质量的标准化,规模逐年扩张,业绩也增长迅速。目前该“赛轮”已成为中国轮胎十大名牌之一,同时该公司也进入了IPO程序。不仅是赛轮,更多的企业受益于“交钥匙”工程。
几年来,以赛轮为“范本”,软控与赛轮公司先后向国内13家轮胎企业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从厂房设计、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直至生产制造以及技术支持,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年均保持30%增速
无论从安静的软件开发人员办公室还是从软控轰鸣的生产厂房,记者看到的是忙忙碌碌的景象。在洁净的装配车间里,技术工人将一台台成型机、检测机、控制系统组装下线,分赴到各大轮胎生产企业。
软控证券部鲁丽娜说:“公司目前定单饱满,新园区的建设以及购进一大批数控加工设备,将对提升公司的产能发挥作用。”
整个橡胶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橡机软硬件供应商软控的快速发展。首先,从全球布局来看,轮胎橡胶行业正在快速向亚洲转移,这个趋势使得与轮胎产业配套的轮胎设备行业处于持续景气的过程中。其次,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内小的轮胎企业纷纷关闭,大的轮胎企业面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这也给橡机企业带来很大的机遇。
受益于行业的景气,软控优势产品配料系统、成型机实现渐进性增长,新产品领域密炼机、裁断机、压延机以及动平衡、均匀性、X光机、全息照相等检测设备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为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从产品架构来看,2003年及以前软控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配料系统,2003年配料系统实现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69%。2004年之后,成型机系统渐渐实现规模化生产,并成为公司的另一主要产品,2006年成型机系统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4%,超过了配料系统实现的销售收入。
软控新产品线扩张的步伐非常快。检测机、裁断机、内衬层及动平衡机目前规模较小,但增速非常快,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产品链丰富的同时,软控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产品已遍布国内近30个省份,并远销欧美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积极建立完备的海外营销服务网络。袁仲雪说:“明年公司将加大出口的份额,提升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公司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需要每年评审,软控2007年半年报的所得税率以33%计收,而过去均按10%的所得税率计收。据了解,公司的软件企业资质认证没有悬念,预计全年将以10%的税率计算。这为软控业绩的稳健增长增加了砝码。
而谈到未来,袁仲雪说:“未来五年,整个行业将实现20%左右增长的大好机遇下,软控也将保持至少30%的发展速度,争取用三年时间进入国际橡机前十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软控,打造成橡胶行业世界的最高平台!”
创新打开发展空间
在与软控董事长袁仲雪交谈的过程中,他谈得最多的是“创新”。袁仲雪介绍说,公司坚持每年把三分之二的精力放到基础科研当中。到目前为止,公司建立了12个研究所,覆盖了整个橡胶行业。
“否定自我,持续创新”是软控的灵魂,为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公司加强对外战略合作,先后与斯洛伐克、美国的著名企业开展子午线轮胎信息化装备技术合作,与多家国际著名工业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时刻把握国际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推动技术不断升级。
从开始坚持将国外先进的技术买回来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到如今,软控的诸多产品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早已为国际上的大轮胎企业供应设备,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公司和世界在同一个平台。通过国际合作,软控5年走过了别的企业用50年走的路。
在软控流行一句话,那就是“为创新失败埋单。”软控认识到,如果不冒风险去探索,不保护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种子很有可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高科技产业本身就是高投入、高风险,一旦成功,收益也很诱人。“在全钢一次法三鼓成型机研发上,软控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而一套售价从四五百万到七八百万不等的成型机,公司至今已经售出100多套。”袁仲雪说,“实际上,2007年技术创新带动规模扩张的效应就非常明显。”
目前,软控生产的轮胎生产全线装备和控制系统,均能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公司还获得了四项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权,反映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水平。
软控目前正在申请国家轮胎橡胶机械国家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家国家级轮胎橡胶机械工程技术中心。
此外,软控长年与青岛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项目联合开发、人才培养等合作;并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和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联合创办了青岛橡胶工程专修学院,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下一步,公司还要在科研方面继续加大投入。”袁仲雪说,公司每年都获得国家在科研方面的经费支持,同时还将投巨资建设一流的产学研基地。
在橡胶轮胎行业的成功,也使公司具备了向其他行业软件控制领域进军的基础。明年公司将开始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料输送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以后,这一系统不仅适用于橡胶物料的配送,也同样适用于化工、食品等企业物料的装卸领域,并将为软控打开新的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